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2篇
  免费   3482篇
  国内免费   429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557篇
妇产科学   388篇
基础医学   400篇
口腔科学   260篇
临床医学   4855篇
内科学   1482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10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52篇
综合类   8749篇
预防医学   3862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5965篇
  60篇
中国医学   2067篇
肿瘤学   203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802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1133篇
  2016年   1461篇
  2015年   2064篇
  2014年   1792篇
  2013年   1775篇
  2012年   2392篇
  2011年   2452篇
  2010年   2053篇
  2009年   1768篇
  2008年   1611篇
  2007年   1411篇
  2006年   1168篇
  2005年   1184篇
  2004年   998篇
  2003年   902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异氟醚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3~6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异氟醚(I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吸入1.7%~2.3%异氟醚或2.5%~3.4%七氟醚,维持I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1.5~2.0 MAC、S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5~2.0 MAC至术毕。于麻醉诱导前5min(T0)、手术开始后1h(T1)、手术开始后2h(T2)和术后1h(T3)时采集静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selectin、ICAM-1、MMP-2、MMP-9表达。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I组血清E-selectin、ICAM-1、MMP-2、MMP-9表达明显增加(P0.05),T2、T3时S组血清E-selectin、ICAM-1、MMP-2、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T1~T3时S组血清E-selectin、ICAM-1、MMP-2、MMP-9表达明显低于I组(P0.05)。结论七氟醚能抑制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E-selectin、ICAM-1、MMP-2、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地氟醚和七氟醚对术中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行MEPs监测的患者3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地氟醚组(F组)和七氟醚组(S组)。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BIS、MEPs的波幅和潜伏期、肌松(TOF值)、体温。术中保证肌松药作用消失,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BIS 40~60,体温36~37℃,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使其呼气末浓度达到0.7、0.8、0.9和1.0 MAC,每一浓度维持10min,测每一浓度下四肢的运动诱发电位,记录其潜伏期和波幅,比较两组各肢体在不同浓度下MEPs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与前一MAC比较,随MAC值增加,左上、下肢体和右上、下肢体的两组MEPs潜伏期明显延长,MEPs波幅明显降低(P0.05)。在0.7、0.8 MAC时,左下肢和右下肢F组的MEPs潜伏期明显长于,MEPs波幅明显低于S组(P0.05);在0.9、1.0 MAC时,左上、下肢体和右上、下肢体的F组的MEPs潜伏期明显长于,MEPs波幅明显低于S组(P0.05)。与前一MAC比较,随MAC值增加,左上、下肢体和右上、下肢体的两组MEPs潜伏期与0.7 MAC时MEPs潜伏期的百分率明显升高,MEPs波幅与0.7 MAC时MEPs波幅的百分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地氟醚和七氟醚对MEPs均有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在同一MAC条件下,似乎地氟醚的抑制作用强于七氟醚。  相似文献   
993.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呼吸科医生均开始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稳定期COPD,但因为疗效的不确切以及对副作用的担心,对ICS的长期使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我院近年来对96例AECOPD患者予以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爱全乐(异丙托溴铵)长期吸入治疗观察2年,效果确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砷化氢气体是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具有强烈的溶血毒性,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发生急性中毒。重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溶血及急性肾衰竭,病死率高。砷化氢中毒所致肾损害的病理表现报道不多,明确肾病理改变,特别是早期的病理变化,可有助于对砷化氢中毒肾损害的防治和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吸入沙丁胺醇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方法,选择我科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随机坐立前倾结合颈部前伸体位组(改良体位组)和端坐位体位组(常规体位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体位先行肺功能检查,然后在不同体位下分别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其后两组患儿再次在常规坐位测量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哮喘用药维持情况、6个月内是否存在哮喘急性加重、在吸入沙丁胺醇前后的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的数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共入组59例患儿,其中常规体位组29例,改良体位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维持用药情况、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吸入药物前肺功能基线水平相似,改良体位组FEV1以及MEF25吸入药物后的数值显著高于常规体位组(P<0.05)。而FVC、PEF以及MEF75吸入药物后数值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体位组在吸入沙丁胺醇后的FEV1变化率、PEF变化率和MEF25变化率显著高于常规体位组(P<0.05),而FVC变化率和MEF75变化率虽然高于常规体位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坐立前倾位结合颈部前伸可以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在吸入沙丁胺醇后更好地改善FEV1、PEF和MEF25。  相似文献   
99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06-1107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按常规采用单纯注射氨溴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2.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雾化吸入同时联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对患者呼吸应答中的影响。方法以上蔡县人民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布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肺顺应性、气体交换情况。结果在患者的胸肺顺应性改善状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肺顺应性(CL)、总顺应性(CT)及胸廓顺应性(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L、CT、CTh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L、CT、CT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两组患者气体交换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0(1 s用力呼气量)、PEF(峰值呼气流速)、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指标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连续1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0、MIP、PEF、MEP指标均得到提升,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0、MIP、PEF、MEP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应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陈强  程晓 《临床医学》2015,(4):115-116
目的:观察并分析雾化吸入法与孟鲁司特相结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许昌市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组则采用雾化吸入法联合孟鲁司特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雾化吸入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感染后咳嗽患儿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有效率,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明显,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被广大医院所采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的辅助下接受相关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规范与制定。方法选取吸入性肺炎患者5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支气管镜治疗组(实施在支气管镜辅助下的肺泡灌洗术)和常规治疗组(实施常规处理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舒适以及对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于治疗后第2周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统计健康知识达标率,同时进行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恢复情况的具体检测。结果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达标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无显著差异。支气管镜治疗组患者的血液p H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趋于正常,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相较于支气管境治疗组,其氧气分压显著低、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高、Sa O2显著低(P0.05)。支气管镜治疗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气流(PEF)以及最大通气量(MVV)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对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协助下的肺泡灌洗术比常规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氧情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代谢性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而术后实施优质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病情恢复并提高患者就医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2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和硬化治疗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及P组各41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及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黄碱使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10、15、20 min平均动脉压及插管后5 min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使用麻黄碱患者均较P组少,Ramsay镇静评分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医生及患者对麻醉质量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患者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