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36篇
  免费   1268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耳鼻咽喉   1728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691篇
口腔科学   263篇
临床医学   5433篇
内科学   3660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32篇
特种医学   17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7380篇
综合类   9774篇
预防医学   1153篇
眼科学   675篇
药学   3419篇
  69篇
中国医学   1228篇
肿瘤学   340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833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1041篇
  2014年   1687篇
  2013年   1763篇
  2012年   2390篇
  2011年   2447篇
  2010年   2413篇
  2009年   2343篇
  2008年   2262篇
  2007年   2099篇
  2006年   1966篇
  2005年   1739篇
  2004年   1506篇
  2003年   1530篇
  2002年   1244篇
  2001年   1007篇
  2000年   746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52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多发且常见疾病,重要临床症状有头痛、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治疗方法以手术矫正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额镜下行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手术,术后可出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随着鼻内镜的临床应用,我科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了265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其中局部偏曲的患者68例,在鼻内镜下行局部矫正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长段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分期前尿道代后尿道成形术治疗3例复杂性后尿道长段狭窄(6.5—10.0cm)患者。第一期行阴茎转位尿道端端吻合术,术后3—6个月行二期阴茎伸直、尿道会阴造口术,6个月后行第三期前尿道成形术(Johanson Ⅱ期尿道成形术)。结果例1术后排尿通畅,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示尿道通畅,双侧输尿管返流近消失,最大尿流率18.8ml/s,随访2年,最大尿流率18ml/s,无剩余尿。例2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9.5ml/s,无剩余尿,尿道扩张可顺利通过22F尿道探子。例3经会阴一耻骨联合径路行第一期阴茎转位尿道端端吻合术、尿道直肠瘘、尿道会阴瘘切除、修补术,术后尿道直肠瘘及尿道会阴瘘治愈,但因耻骨联合切口感染致吻合口狭窄,有待进一步治疗。结论分期前尿道代后尿道加前尿道重建方法是治疗男性长段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包皮横形皮瓣或加会阴部U型皮瓣一期成形术(Duckett加Duplag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效果。方法采用Duckett术一期成形术修复34例,采用Duckett加Duplag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15例。术中常规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经尿道置多侧孔硅胶管引流尿道分泌物。结果43例一期成功,6例发生尿瘘,均于6个月后修补瘘管痊愈。患者均排尿正常,外形满意。结论该术式充分利用阴茎内外板交界处皮肤血液供应的解剖特点制成带蒂皮管,具有并发症少、外形接近正常等优点,是治疗尿道下裂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探讨其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方法:68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70~88岁,平均76.4岁。所有患者于关节置换术前采用有效的降糖,降压,营养心肌,保肝,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综合处理,控制合并症。患者全身情况、脏器功能状况可耐受手术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切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早期出现腹泻并发症,经应用制霉菌素及金双岐调节肠道菌群,腹泻控制。按Harris标准评价疗效,优39例,良24例,可5例,优良率92.6%。结论: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是处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7.
我院收治1例。肾移植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者,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留置支架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21例中假体柄周围骨折7例,术后早期脱位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8例,下肢不等长1例。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结论术中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16.5 d.随访3个月至2年,均能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结论Orem自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20%甘露醇静脉滴注在鼻中隔矫正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80例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每8小时静脉注射20%甘露醇125ml,对照组每8小时用双氯芬酸钠栓50mg纳肛。采用McGill疼痛评分法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段观察患者疼痛情况以及鼻黏膜肿胀程度。结果用药后4~24h时间段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鼻内镜观察发现观察组鼻腔黏膜水肿明显消退。结论20%甘露醇静脉滴注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用于鼻腔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