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0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54篇
内科学   819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830篇
综合类   3609篇
预防医学   49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511篇
  27篇
中国医学   3105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992.
目的总结胆肠盆式吻合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病人采用胆肠盆式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3例,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重点是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术后护理及时有效,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我科对胆肠盆式吻合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是安全有效且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韩东海 《人民军医》2008,51(12):796-797
胆瘘是胆道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胆瘘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死亡率可达28·6%[1]。2002年4月~2008年4月,我们共收治术后胆瘘15例,并针对其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岁。因胆囊结石伴急性或慢性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T管引流5例,胆管癌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1例。胆瘘原因:肝脏床面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6例,胆总管探查T管早期滑脱1例,正常拔管后胆瘘3例,肝断面胆管漏1例,胆肠吻合口漏3例。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或拔T管后,突然出现右上腹或右侧腹痛,严重者可出现腹膜炎体征[2]。ERCP、B超及CT示肝脏下或腹腔积液[3]。1·2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对于引流通畅,腹膜炎体征轻微,B超或CT示腹腔少量积液者,在保持原有引流管引流通畅的基础上,采取禁饮食、营养支持、抗感染、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等治疗[4]。本组非手术治疗13例,其中治疗2~7天停止引流9例,1~2周停止3例,5周停止1例。术后正常拔T管后,患者出现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局部腹膜炎等症状2例...  相似文献   
994.
高梦颖 《当代医学》2009,15(12):125-126
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手术,拔T管后发生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胃肠道阴性造影剂枸橼酸铁铵对MRCP成像效果的作用.方法 将疑患胆胰疾病患者120例分为2组:A组60例,未口服任何造影剂,直接行MRCP检查;B组60例,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行MRcP检查.使用1.5T超导磁共振仪扫描.评估结果采用Ridit分析.结果 A组Ridit值均数0.51,B组Ridit值均数0.95,u=8.8177(P<0.01),B组的图像质量高于A组.结论 口服枸橼酸铁铵能够抑制胃肠道内的液体信号,消除其干扰,可显著提高MRcP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96.
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 简称为连接区) ,顾名思义,即是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连接的区域,包括胆管下端,胰管下端与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 一般指以乳头开口为中心,直径2cm 的区域) 。在连接区疾病,常用的影像诊断检查方法包括无创性CT 扫描,有创性的ERCP、PTC,以及以往曾用过的生理性胆系造影( 即静脉法胆系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常规( 单对比或气钡双对比) 钡餐检查及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等,临床还常用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等。本文将有关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影像诊断的下述诸问题:一、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解剖与生理;二、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正常影像学表现;三、胆胰管异常连接;四、胆胰管括约肌段狭窄;五、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肿瘤;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结石;七、十二指肠乳头区憩室;以及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的比较影像学等,就手边的文献资料结合我们近年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详细进行讨论,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我国影像诊断界同仁重视研究该连接区疾病的早期征象,争取作到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997.
胆囊上皮不典型增生与隐性胰胆反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隐性胰胆反流与胆囊癌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340例择期胆囊切除术病人血液和胆囊胆汁淀粉酶确定隐性胰胆反流.组织病理学观察隐性胰胆反流胆囊标本的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以及免疫组化观察胆囊黏膜上皮的增殖活性.结果 340例择期胆囊切除标本中隐性胰胆反流发生率为9.4%(32/340).32例隐性胰胆反流标本中发生胆囊癌1例.不典型增生11例.胆囊癌和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37.5%(12/32).对照组发生不典型增生发生率8.4%(26/30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6).隐性胰胆反流的胆囊上皮的Ki67指数平均为24.4%,高于对照组13.2%(P=0.014).结论 隐性胰胆反流是胆囊癌发生重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998.
在胆道手术中,术后出现胆漏时有发生,本文总结近15年来收治的胆道术后发生胆漏42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的0.48%,分析其发生的部位及原因,讨论了胆道手术后胆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将60例施行胆肠Roux-en-Y吻合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吻合,改良组则将上行肠袢短至25~30cm,近侧肠袢15~20cm,同步缝合延长至10~12cm。术后30~90天行2~3次上消化道钡透。结果:符合Y形38例(改良组26例,对照组12例),返流3例(7.9%);非Y形22例,返流14例(63.6%)。提示改良法Roux-en-Y吻合更符合Y形态,符合Y形者有较好的抗返流效果(P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