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40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1612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18篇
  3篇
中国医学   122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贾树信  盖欣 《山东医药》2004,44(26):76-76
长期高热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临床辨治较为复杂。现将笔者20年来对长期高热的中医辨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通过36例高热惊厥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来了解惊厥对细胞内酶的影响。方法 惊厥组及对照组皆在人院当天(即24小时内)抽血标本,进行心肌酶谱检验。热退7天后将原心肌酶谱异常者第二次复查。两次测量的结果皆与参比人员进行数据差异分析X^2检验。结果 惊厥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升高以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r-羟丁酸脱氢酶(HBD)为主。通过治疗热退后心肌酶逐渐恢复正常。接近未惊厥患儿。结论 高热惊厥者短时间抽搐,惊厥导致血管痉挛组织缺血,器官缺氧。缺氧产生一系列细胞内无氧代谢反应,组织损伤,细胞酶释放。这些可通过心肌酶谱升高表现出来。但这种升高引起大家重视,做好心肌保护治疗,大多数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24.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数病例无任何先兆,如不及时控制抽搐.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5.
胆管炎是普外科危重症,多由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胆汁成分的改变三方面因素引起.多表现为饱餐或食高脂餐后出现右上腹突然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范围扩大.可突发伴剧烈绞痛,向右肩及右肩胛下放射,伴恶心呕吐,重者高热、脉速、畏寒等全身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26.
《口岸卫生控制》2005,10(6):42-42
哥斯达黎加卫生部门2005年12月5日公布的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该国今年登革热的患病人数已达3.5万多人,较去年同期增长3.1倍,为历史最高纪录。该国51名出血性登革热患者中,已有2人死亡。这是哥斯这黎加自1999年以来首次报告登革热死亡病例。哥卫生部门认为,防治措施采取较晚是导致今年登革热患病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哥斯达黎加历史上的登革热发病高峰出现在1997年。当时该国登革热的患病人数为1.4万多人。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为突发高热伴随畏寒、关节和头部剧痛。这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气候温热地区,一般分普通登革热和出血性登革热两种,后者易致人死亡。  相似文献   
27.
于鲁欣  初静  常丽丽 《医学信息》2006,19(2):335-336
颅脑降温仪具有操作简便,制冷迅速,安全可靠的优点,可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制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刺激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对我院ICU2004年1月-2005年6月83例应用冰毯的高热病人进行分析,其中发生皮肤损伤6例,为给同行们在使用冰毯过程中提供有益的经验,对6例出现皮肤损伤的原因,防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8.
29.
郭金云  关琼婵 《广东医学》2004,25(11):1354-1354
患者 ,女 ,5 0岁 ,因高热、咳嗽 4d到本院门诊治疗。患者 4d前因进食荔枝等性温食物 ,受凉后出现高热 39℃以上 ,咳嗽 ,咳黄色黏稠痰 ,逐渐加重 ,伴鼻塞流涕 ,全身疲倦乏力 ,烦躁不能入睡 ,胃纳差 ,大便秘结 ,小便正常。曾到外院治疗 ,用药不详 ,效果不佳而转来本院治疗。自服维C银翘片和泰诺感冒片。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规律服药治疗 ,未发现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查 :体温 39 8℃ ,呼吸 2 0次 /min ,脉搏 98次 /min ,血压 135 / 86mmHg;咽充血 ( ) ,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 ,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粗 ,右下肺可闻少量湿性音。心率 98次 /min …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