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22篇
  免费   1188篇
  国内免费   150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50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154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378篇
内科学   1385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531篇
特种医学   1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7193篇
综合类   10732篇
预防医学   184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4320篇
  117篇
中国医学   2263篇
肿瘤学   213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1005篇
  2020年   1262篇
  2019年   1254篇
  2018年   549篇
  2017年   1063篇
  2016年   1169篇
  2015年   1347篇
  2014年   2331篇
  2013年   2394篇
  2012年   2899篇
  2011年   3080篇
  2010年   2770篇
  2009年   2431篇
  2008年   2293篇
  2007年   2031篇
  2006年   1745篇
  2005年   1533篇
  2004年   1208篇
  2003年   1010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收治的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TKA病例22例,分为治疗组1(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和治疗组2(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双氯芬酸钠栓),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基线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两组VAS评分及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初次单侧TKA围术期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塞来昔布胶囊+静脉镇痛泵+双氯芬酸钠栓的镇痛模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际情况,52例患者用动力髋螺钉方法,43例患者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方法,37例患者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以及随访经过。结果:3组患者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为18个月。髓内钉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疗效优良率3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法综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5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综合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髋关节X线片测量指标与脑瘫患儿髋关节发育的相关性,评价其在该类疾病所致髋关节半脱位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中心检查治疗的60名脑瘫患儿骨盆平片中的120个髋关节,测量其骨结构的X线指标,包括: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igrarion percentage,MP)、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结果 AI (21.05±3.83)°、MP (18.05±13.74)%、NSA(150.54±8.41)°。结论大部分脑瘫患儿存在髋关节骨骼发育异常,并导致髋关节半脱位改变。股骨头偏移百分比测量可以较客观地反映髋关节半脱位情况及其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人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大。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跌倒易致髋部受伤,进行半髋和全髋置换的比例增加;而且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呼吸系统疾病。麻醉方法的选择对于患者围术期的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在基层医院。我院应用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轻比重布比卡因组(SA组)和连续硬膜外组(CEA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麻醉给药后5 min (T1),麻醉平面满意时(T2),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2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的差异。结果 CEA组与T0相比,T2~T4 MA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P<0.05);SA组MAP和HR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EA组T2~T4 MAP明显低于,HR明显高于SA组(P<0.05)。CEA组多巴胺的使用量明显高于 SA 组(P<0.05)。与CEA组比较,SA组麻醉平面满意时间明显缩短,Bromage评分明显增高(P<0.05)。CEA组有5例患者出现痛觉阻滞不全,有3例患者阻滞平面超过T8,与S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S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效果确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对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术后早期介入 ADL 训练,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 Barthel 指数(BI)及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 P <0.01)。结论早期介入 ADL 训练对确保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意识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意识障碍患者(意识障碍组)与未发生意识障碍患者(无意识障碍组)各80例,分析可能引起术后意识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合并冠心病、手术时间、手术术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7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术前合并有糖尿病是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 P <0.05或 P <0.01)。结论年龄≥7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术前合并有糖尿病是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在围术期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术后意识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53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等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科学的围术期护理,除1例明确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进行介入治疗获得成功,余均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中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T H A )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患者髋关节行中大直径股骨头T H A ,其中金属-聚乙烯假体15例 ,陶瓷-陶瓷假体21例.术后定期随访 ,行髋关节功能检查和X射线检查 ,采用 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 ,无髋关节脱位、关节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X射线示所有髋关节假体位置满意 ,术后无假体松动移位现象.术后患者Harris评分较术前增加 ,优良率达92% .结论中大直径股骨头T HA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疗效良好 ,在髋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