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07篇
  免费   1515篇
  国内免费   607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969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4961篇
内科学   2051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228篇
特种医学   13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5925篇
综合类   13000篇
预防医学   1641篇
眼科学   249篇
药学   5043篇
  103篇
中国医学   2899篇
肿瘤学   366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1052篇
  2022年   862篇
  2021年   1210篇
  2020年   1127篇
  2019年   1039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738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812篇
  2014年   1527篇
  2013年   1427篇
  2012年   2043篇
  2011年   2153篇
  2010年   1960篇
  2009年   1926篇
  2008年   2289篇
  2007年   2157篇
  2006年   1829篇
  2005年   2156篇
  2004年   1824篇
  2003年   1858篇
  2002年   1577篇
  2001年   1317篇
  2000年   896篇
  1999年   806篇
  1998年   591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62.
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急性创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如不及时诊治 ,后果严重。 1996— 1999年 ,我院经非手术治疗 2 9例 ,本文对非手术疗法控制早期筋膜室综合征的恶性发展进行回顾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早期筋膜室综合征 2 9例 ,男 2 4例 ,女 5例。年龄 19~ 5 2岁 ,平均 2 4.4岁 ,均为外伤所致。其中小腿 2 0例 ,前臂 4例 ,足部 5例。1.2诊断标准 ①有明确外伤史 ;②患肢肿胀 ,被动伸展患肢肌肉时疼痛加重 ;③患肢进行性肿胀 ,皮肤紧张 ,可有水泡 ;④间隔区组织压测定 >30mmHg。本组对符合上述 2、3、4三项者即断为早…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母婴影响,采用蛛网膜下腔(脊麻)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CSEA)方法,用于分娩镇痛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未采用CSEA方法分娩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间各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活跃期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皆无差异。实施分娩镇痛时机对分娩结局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ESA分娩镇痛法起效快,疼痛阻滞完善,副反应少,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低位硬膜外镇痛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探讨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的最佳药物浓度。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67例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A、B、C、D、E)和一个对照组(F),3h后硬膜外腔用药。前5组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A:0.1%;B:0.15%;C:0.2%;D:0.25%;E:0.3%),F组使用0.9%生理盐水。注药前后20分钟分别观察、记录以下项目: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阻滞区运动神经反射;3. 下肢指令运动。结果 不同低浓度罗哌卡因均有程度不同的术后镇痛作用。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A、B、C三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E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选择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镇痛既可以有效地发挥术后镇痛作用,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猪20只,体重(23.0±2.5)kg,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静注10mg.kg-1硫喷妥钠后,气管插管,静点琥珀胆碱和芬太尼控制呼吸,维持麻醉.T3~4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0.5%布比卡因和生理盐水各2ml,15min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40min.分别在给药前和结扎40min时、开放后1h、3h、5h抽取右心房血,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给药前所测定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基础值.结果Ⅱ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Ⅰ组HR、MAP和CVP分别下降22%、25%和28%.两组再灌注后1h、3h及5h 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和结扎40min.Ⅰ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而6-keto-PGF1α组内组间比较,变化趋势与TXB2恰相反.Ⅰ组有1只因室颤而死亡,Ⅱ组有4只(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TXB2和6-keto-PGF1α有一定关系,高位硬膜外阻滞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6.
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大小。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女性 ,甲状腺手术患者 30例 ,年龄 2 2~ 5 5岁 ,术前无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颈丛阻滞组 (颈丛组 ) 15例 ,硬膜外阻滞组(硬膜外组 ) 15例 ;颈丛阻滞选用 0 .8%利多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以C4一点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 ;硬膜外阻滞选用 1.3%利多卡因和 0 .15 %丁卡因混合液 ,穿刺点选择C4~ 5或C5~ 6间隙 ,采用侧卧位直入法 ,并向头置管 3cm ;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2 0min、切皮、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共六个时点的血糖、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各时点血糖均逐步上升 ,于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血糖值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硬膜外组只在分上极时S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外 (P <0 .0 5 ) ,而颈丛组在分上极、切腺体时D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SBP、MAP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表明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甲状腺手术的应激反应 ,在稳定甲状腺手术循环功能方面硬膜外阻滞优于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67.
胸椎旁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椎旁间隙阻滞可产生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并发症少,应激反应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开胸术后镇痛、乳腺手术等。  相似文献   
68.
资料与方法 112例中男65例,女47例,年龄41—72岁,急诊手术26例,其中休克者19例,肝功能有改变者34例。手术方式:胆切除44例,胆总管探查27例,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32例,胆总管括约肌成型术1例,胆肠吻合引流术8例。手术时间平均3.1小时,术中平均输血400ml,有4例输血超过2000ml。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异丙酚适时给药方法和剂量的临床效应。方法:组①异丙酚负荷量1.5mg/kg,5min后开始维持3.75mg.kg^-1.h^-1;组②负荷量0.75mg/kg,随之接与组①相同维持量;组③以0.2mg.kg^-1.h^-1共5min为负荷量,随后接维持量。结果:(1)组①血压下降,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发生率较高。组②③不发生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严重降低。(2)有良好的镇静制动作用,其深度调整容易。(3)术中无恶心呕吐或鼓肠,停药后清醒迅速无不适。结论:以适当方式给一定量的异丙酚,是良好的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一种更符合临床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以便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用宽度和犬小腿肌腹长度相当的袖带包绕小腿,然后充气使实验肢体全长受压、缺血。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I组:袖带充气至40kPa,压迫8h;Ⅱ组:袖带充气至80kPa,压迫8h。结果:动态监测组织压并对神经、肌肉行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动物肢体胫前筋膜间室内组织压远远超过4.0kPa,神经、肌肉发生不可逆变性、坏死。结论:用充气袖带压迫法建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