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故宫藏珍本图书丛刊》的62种医籍中,摘要介绍了其中的4种抄本、孤本、善本医书。认为这批医书的出版,将为中医的临床研究提供大量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2.
每一个看到"马王堆"这三个字的人,马上就会想到湖南长沙的"国宝"——马王堆汉墓,而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就坐落在马王堆汉墓的原址旁。当年蜚声世界的马王堆原址,不过是水田环绕的一处小土丘,但今天,这里已经崛起一座现代化的三级甲等医院,让人不仅感慨沧海桑田的巨变。在很多"老长沙"眼里,马王堆医院更像是一处公园,当年出土汉代女尸的汉墓原址,就在医院大门左侧绿树浓荫遮掩下的小土包上。医院到处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达到70%,没有那种张扬的现代建筑,只有上世纪风格的低矮建筑坐落其间。更让人惊讶的是医院之大,足有几百亩的规模。  相似文献   
93.
<正>《重订诊家直诀》是清末医家周学海在其早期著作《周氏脉学四种》和《形色外诊简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成。该书成书背景及著述起因是清代朴学兴起,考据之风盛行,周氏受其影响也仿用考据之法对中医古籍进行大规模整理研究,据宋元刻本、藏家秘籍,校勘精审古医书12种,博采众家之长,并参以己见。据考察得知,《重订诊家直诀》无单行本,且后世校注不多,而是收于各丛书中。现存版本可分《周氏医学丛书》版本系统、《中国医学大成》版本系统,其他现代本有《周学海医学全书》,其中包括《重订诊家直诀》。《重订诊家直诀》分上下两卷,是周学海学术思想的重要反映,集中体现了周氏的诊断学思想,尤其  相似文献   
94.
孙宗懿 《中医学报》2011,26(3):383-384
目的:探讨马王堆医书中<治八益>确切译文.方法:通过研读<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中对<治八益>注释入手,整理、归纳、分析其中与<治八益>相关的译文.结果:<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中对古代房室养生法做了较为系统地介绍,但该书对马王堆医书<治八益>一文有些地方的注释欠妥.结论:马王堆医书治八益是为修炼真气服务的气功导引法,...  相似文献   
95.
刘海元 《河南中医》2014,(12):2307-2308
从黄元御诸医书自序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激情跌宕、知情知性、无私执著的;其创作思想是溯本求源、救偏补弊、惠泽后世的。黄元御以其自强的生命激情、慷慨的悲悯意识、崇高的医学理想所积淀的强烈的自信与超越,纵横捭阖于医林之中。  相似文献   
96.
在历代皇帝中,喜爱中医药者大有其人,但末代皇帝溥仪的爱法与众不同,学中医书、改中药方,官内陈设药橱,长期以御医为伴等,是其突出的特点.本文所反映的是溥仪在长春伪皇宫中与中医药关系之一隅,从中可见中医药学课远影响之一斑.  相似文献   
97.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281-1283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管窥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8.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6):F0002
王少峰(1867—1932),字炳业,号润基。安徽徽州休宁县人。早年在浙江湖州恒裕典当铺当学徒,因家丁多病,庸医误人,乃立志学医。少峰白天站柜台,夜晚攻读医书,历时5年。1889年,22岁的王少峰又弃贾投师湖州名医凌晓五。光绪十七年(1894)回乡海阳邑城开业悬壶,擅治内、妇、儿科和时病,每一二剂而愈。渐渐名声远扬,远近求医者络绎不绝。其一生酷爱医籍,自购历代医书390多部,刻苦攻读,晚年几乎到了失明的地步。撰有《伤寒从新》、《脉学摘要》、《妇科汇编》等著作。  相似文献   
99.
100.
2013年底,《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一则考古消息:由于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2012年7月—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当地俗称"老官山"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墓4座。出土医简920支,含10种医书,除了《五色脉诊》之外,其他9部医书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医马书》[1]。媒体还公布了部分竹简内容,本文就已公布的医简进行择要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