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72篇
  免费   2590篇
  国内免费   1932篇
耳鼻咽喉   662篇
儿科学   450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982篇
口腔科学   971篇
临床医学   7822篇
内科学   6780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9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3499篇
综合类   15749篇
预防医学   2089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5088篇
  58篇
中国医学   2346篇
肿瘤学   7207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954篇
  2022年   884篇
  2021年   1119篇
  2020年   1028篇
  2019年   1110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911篇
  2016年   1109篇
  2015年   1160篇
  2014年   2128篇
  2013年   2173篇
  2012年   2825篇
  2011年   3079篇
  2010年   3015篇
  2009年   2946篇
  2008年   3006篇
  2007年   2931篇
  2006年   2832篇
  2005年   2572篇
  2004年   2270篇
  2003年   2208篇
  2002年   2061篇
  2001年   1913篇
  2000年   1807篇
  1999年   1373篇
  1998年   1446篇
  1997年   1433篇
  1996年   1068篇
  1995年   1004篇
  1994年   819篇
  1993年   572篇
  1992年   471篇
  1991年   391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术前置胃管是食管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了食管3个生理狭窄外,肿瘤也易造成食管狭窄,如菌伞型、溃疡型肿瘤等,操作中很难将胃管顺利置入胃腔内,尤其是胃管伴行营养管时,操作容易失败,反复操作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护理工作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一种新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93.
食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减压管需留置5~7d ,方可拔除,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及减压管不被脱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效果较好。方法:胃肠减压管常规固定后,另取一条胶布,在耳垂处将减压管缠绕1周,胶布两端分别贴于耳垂,然后将减压管及减压器放置胸前。此固定方法便于护士在病床前治疗操作且家属陪床护理时不易脱出。2 0 0 1~2 0 0 3年,我科共行6 2例食管手术,均按此方法固定,没有1例发生胃肠减压管脱出食管手术后胃肠减压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孙燕$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冯丽鸿$…  相似文献   
94.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95.
对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医源性食管穿孔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6.
CYPIA1是代谢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的重要Ⅰ相代谢酶,GSTM1是参与多种致癌物的代谢解毒的Ⅱ相代谢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们与口腔鳞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多数研究认为.CYPIA1的基因多态性合并GSTM1的缺陷可使口腔鳞癌的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为诊断、治疗及预防口腔鳞癌提供新途径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97.
笔者自1999年7月-2003年6月自拟胃康灵治疗97例GERD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7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其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19-71岁,平均41.5岁。反流时间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3年,平均6.1年。所选病例均符合如下标准:①临床上有典型的烧心、反酸、反胃、胸痛、在胸骨后或剑突下部位。②胸痛排除心源性、非心源性胸痛病病因。③食管炎形态学病变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区域淋巴结微转移作为食管癌TNM分期补充参数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取术前未经放或化疗的食管癌手术标本22例,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检测癌组织MVD,区域淋巴结作常规HE染色和抗细胞角蛋白(CK)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和微转移。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MVD平均值为41.6±14.32。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CK免疫组化染色使淋巴结阳性率从30.11%提高至42.05%。N0期CK( )患者与N1期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40.0%和42.86%(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微小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分别作为食管癌分期T、N因素的补充参数,对预示食管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对乙酰氨基酚和多潘立酮是临床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及痛经等。多潘立酮属促胃肠动力药,可促进胃排空、增加胃赛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收缩.同时也能增强食管的蠕动和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临床可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慢性胃炎并存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服用多潘立酮时,若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会出现胃痛、多汗、恶心等症状;若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多潘立酮间隔2~3h后服用,则无上述症状出现。为避免多潘立酮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相互作用而诱发胃痛、多汗等,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将2种药物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服用,以减少联合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0.
168例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预防和治疗的经马命。方法 168例中158例进行了172次外科治疗,11例进行了2次以上手术。早期人院Ⅱ度期以上34例采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末切除瘢痕狭窄结肠重建77例,切除狭窄食管胃重建27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部食管狭窄22例,其他类型手术12例。结果 29例拔出支撑管后治愈(85%);5例再狭窄,其中1例扩张治愈。77例结肠重建术后5例死亡,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4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27例胃重建中,吻合口狭窄2例。脓胸1。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狭窄22例中,3例发生颈部瘘。其他手术12例中,1例术后死于肠梗阻。所有生存出院患者均能进普食。 结论 管腔内置管能有效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形成,根据瘢痕狭窄部位确定食管重建时是否切除狭窄食管。颈阔肌皮瓣是修复颈段食管狭窄或吻合口狭窄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