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862篇
  免费   15636篇
  国内免费   10490篇
耳鼻咽喉   3805篇
儿科学   4379篇
妇产科学   3262篇
基础医学   8450篇
口腔科学   4201篇
临床医学   75467篇
内科学   30603篇
皮肤病学   3169篇
神经病学   3539篇
特种医学   22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52747篇
综合类   106679篇
预防医学   26280篇
眼科学   3920篇
药学   55306篇
  469篇
中国医学   33890篇
肿瘤学   8574篇
  2024年   2184篇
  2023年   8293篇
  2022年   5758篇
  2021年   7155篇
  2020年   8241篇
  2019年   6322篇
  2018年   4125篇
  2017年   9393篇
  2016年   11482篇
  2015年   14533篇
  2014年   24681篇
  2013年   27317篇
  2012年   37757篇
  2011年   41493篇
  2010年   38399篇
  2009年   30803篇
  2008年   32016篇
  2007年   27996篇
  2006年   20990篇
  2005年   15847篇
  2004年   14952篇
  2003年   12009篇
  2002年   9996篇
  2001年   8607篇
  2000年   6364篇
  1999年   5101篇
  1998年   2848篇
  1997年   2366篇
  1996年   2083篇
  1995年   1839篇
  1994年   1545篇
  1993年   1067篇
  1992年   813篇
  1991年   761篇
  1990年   647篇
  1989年   673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尺、桡骨干双骨折最为常见,占全身骨折的6.18%,多发生在青少年。前臂的主要功能是旋转功能。而前臂骨间膜在前臂双骨干骨折的治疗和功能恢复中都有重要意义。尺、桡骨干之间有一坚韧的骨间膜附着于两骨间嵴,其纤维方向由桡骨斜向内下抵止于尺骨,除供前臂肌肉附着外,对稳定上下尺桡关节及维持前臂旋转功能起重要作用,重力传达也经骨间膜完成。当前臂中立位时,尺、桡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1.5~2cm,骨间膜上下紧张一致,尺、桡骨干稳定,其骨间嵴相对峙,当前臂旋前、旋后时,骨干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两骨间的稳定性消失。前臂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胸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患儿平均年龄8.6岁(2-13岁)。在臂丛神经阻滞麻或静脉全麻和C型臂X线机透视下,先行手法复位,然后经皮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本组23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时间24个月(12-36个月),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固,能防止Volkmann挛缩和肘内翻的发生,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3.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伤者出血的意外伤,是威胁手术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的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4.
颞颌关节急性脱位在临床上多见,复位也较容易,而陈旧性脱位在临床上不多见。陈旧性颞颌关节脱位多因患者反应迟钝,久卧病床,家属观察不细等原因而不能发现。近几年,笔者遇到5例此病患者,均采用颌间牵引法复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牙根折断误诊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根折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若无明确的外伤史,其早期症状具有多样性,易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996.
AO/ASIF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不稳定转子周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方法。方法对21例患者使用PFN治疗不稳定转子周围骨折的老年人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62~87(69.3±8.1)岁。骨折按AO分型:31A2.1型4例,31A2.2型9例,31A2.3型5例,31A3.1型2例,31A3.3型1例。结果手术时间(78.0±36.5)min,术中无股骨干骨折发生。术后出现内固定豁出股骨颈2例,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治愈。其余19例获得随访,平均(15.0±2.7)月,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4.0±2.6)周。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5.7%。结论PFN是治疗老年人转子周围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老年(65岁以上)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64例,DHS治疗39例,国产组合型髋关节治疗25例,其中合并内科疾病46例,占总数的75%。结果2种治疗方法在功能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人工髋关节置换优于DHS。结论老年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身体状况差,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此类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比较DHS可早期下地锻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病理改变,以骨痛、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1].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在控制症状及提高骨密度上有一定的疗效[2],但存在着疗效持续时间短,脊柱再骨折发生率高,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不明显等缺陷.我科应用鲑鱼降钙素(商品名:密钙息)联合运动疗法改善骨质疏松伴有脊柱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N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针对:感染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整理。结果:初生儿免疫功能薄弱及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是N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动力加压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为此笔者在DHS的使用中作了改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