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54篇
  免费   2887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耳鼻咽喉   935篇
儿科学   456篇
妇产科学   533篇
基础医学   1492篇
口腔科学   778篇
临床医学   10592篇
内科学   9388篇
皮肤病学   559篇
神经病学   281篇
特种医学   28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6093篇
综合类   18515篇
预防医学   5438篇
眼科学   198篇
药学   6378篇
  83篇
中国医学   1875篇
肿瘤学   4690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285篇
  2022年   1349篇
  2021年   1535篇
  2020年   1603篇
  2019年   1543篇
  2018年   1010篇
  2017年   1242篇
  2016年   1484篇
  2015年   1747篇
  2014年   3004篇
  2013年   3189篇
  2012年   4075篇
  2011年   4370篇
  2010年   4092篇
  2009年   4145篇
  2008年   4807篇
  2007年   4656篇
  2006年   4307篇
  2005年   4110篇
  2004年   2831篇
  2003年   2501篇
  2002年   2057篇
  2001年   1844篇
  2000年   1331篇
  1999年   1154篇
  1998年   1063篇
  1997年   810篇
  1996年   779篇
  1995年   684篇
  1994年   551篇
  1993年   381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327篇
  1990年   249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急性结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防瘘防感染能对策;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1053抑制剂PFF-α对热化疗损伤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右半结肠癌顺行性淋巴结清扫切除术;右半结肠癌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2.
颈部无疤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颈部是人体的裸露部位,传统甲状腺手术的颈部疤痕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在治愈疾病的基础上,使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获得美观、微创的手术效果。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04年4月--2005年3月共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15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3.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项板滞、僵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颈肩臂麻木疼痛,上肢无力,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异常、视力模糊、耳鸣、下肢行走不便、绵软如踩棉花,胸腰部有束带感或排便困难。少数病久的人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症状。  相似文献   
74.
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耐利福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RFP)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情况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355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敏感株109株,耐RFP或含耐RFP株246株)rpoB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其中17株耐药株用双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109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基因均无突变,特异性100%;246株耐药株中,225株rpoB基因SSCP图谱异常,其敏感性91.5%。17株耐药株(其中SSCP异常11株,正常6株)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11株在531位密码子TCG-TTG,4株在526位密码子CAC-TAC,1株在516位密码子GAC—GTC,1株未改变。结论:rpoB基因突变是耐RFP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其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531位色氨酸和526位组氨酸,应用PCR—SSCP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RF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5.
对宁复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结核病控制项目中220例患者采用全程督导短程化疗,(简称DOTS)治疗前后的胸片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X线表现中治疗显效率65.9氟有34.1%的患者肺部残留较多的病变,大部分为中老年患者。分析认为要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 DOTS 后的继续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76.
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脊柱MRI征象,观察椎体、终板、椎间盘及椎管等变化,并与X线平片及CT片进行比较。结果:椎体结核早期.MRI上可见椎体形态正常,椎体前中部骨质破坏,呈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椎体终板局限性破坏.椎间盘信号不均匀,可见囊状小脓肿形成;椎旁软组织肿胀或少量脓肿形成。MRI对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及椎管受累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及CT(P〈0.05)。结论:MRI对病变椎体病理改变具有高敏感性,使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MRI可清晰最示脊柱结核的椎体骨炎、椎旁脓肿、终板破坏及受累椎管狭窄程度.并有助于与椎体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77.
《卫生软科学》2006,20(6):552-552
11月1日,“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项目结核与艾滋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在云南启动,我省8个项目州、市的卫生局签订了项目工作任务委托书。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68岁,因反复黑便5个月伴全身乏力1个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未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胃镜检查显示:胃窦部浸润性癌.  相似文献   
79.
单钉-棒固定在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式。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在手术前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单钉-棒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54例。术中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注意保留病椎有血供的部分和无明显破坏的椎间盘,以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注意行椎管前侧减压。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异体髂骨 自体碎骨、或钛网 自体碎骨的方法修复,安置单钉-棒时注意对移植骨块适当加压。患者术后卧床10d左右,然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活动。本组共有41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7~31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患者所有的结核病灶均顺利愈合,植骨稳定,无明显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折断,其中37例达到骨性愈合标准;脊柱后凸角平均矫正达23°,患者术前伴有的神经症状也大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前路单钉-棒内固定不仅能够维持胸、腰椎结核手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移植骨块的脱位、塌陷和骨不愈合的发生,而且可以最大范围地减少融合节段,减少术中创伤,故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43岁,因右下腹隐痛3个月余,加重半个月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查体:右下腹扪及约5 cm×6 cm大小的包块,质中,界清,无压痛。B超:右下腹混合性团块,大小8.1 cm×5.1 cm,伴周围淋巴结肿大。CT:右下腹见一约5.6 cm×3.6 cm大小混合肿块影,中心密度较低,CT值约24 Hu,边缘毛糙,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外筋膜包绕,周围见多个小肿大淋巴结(图1)。入院诊断:腹部包块,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右下腹腹膜后肿块,大小20.0 cm×15.0 cm×13.0 cm,边界清,表面光滑,为脂肪样组织,活动可,手术切除整个肿块及周围后腹膜组织至腰大肌筋膜。病理示: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