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220篇
药学   714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是指经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批准生产,在市场销售中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行判断,并且购买以及使用的一类药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非处方药的具体安全程度,又将非处方药分成甲、乙两大类。在非处方药的标签、包装和说明书上全部标有特有的标识——OTC,其中红色标签的为甲类非处方药,国家规定仅容许在药店中进行销售;绿色标签的为乙类非处方药,  相似文献   
72.
孙瑜 《求医问药》2011,(1):51-51
非处方药(英文简称OTC)是指不需医生开具处方就可以在药店购买、不需要医生的指导就可以使用的药物。此类药物具有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等特点。此类药物的药盒上都印有“OTC”字样的标识。不过,人们在购买此类药物时,会发现药盒上的OTC标识有红色和绿色之分。例如,“双黄连口服液”的OTC标识是红色的,而“清热解毒口服液”的0TC标识是绿色的。那么,这一红一绿的标识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73.
《中南药学》2021,(1):1-6
本文通过对我国保健食品的注册管理概况进行分析,整理出保健食品原料、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新食品原料的相关介绍,并研究了保健食品的注册及备案管理方式,以及其注册相关的技术要求。对保健食品的原料及功能范围进行了小结,并探讨了对中药非处方药上市申请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我国青少年非处方药使用的消费者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简述美国青少年非处方药品使用研究及其相关建议,提出对我国非处方药相关工作与研究的启示。结果与结论我国可进行青少年非处方药的使用研究,为切实保障青少年安全有效使用非处方药提供决策依据和干预措施,并在深入开展基础上逐步规范。  相似文献   
75.
刘霏 《首都医药》2008,15(11):23-25
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药品分类管理中的处方药是指必须凭医院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开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则是指不需要凭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相似文献   
76.
2007年8月29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宣布,将对含有伪麻黄碱和麻黄碱的鼻减充血药的销售进行监制。这类药品用于治疗伤风流感,一般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由于发现有从非处方药中提取伪麻黄碱和麻黄碱非法生产甲基苯丙胺(冰毒)现象,且情况越来越令人堪忧,MHRA经过公开征询意见后(见《药物警戒快讯》2007年第5期),做出了此项决定。  相似文献   
77.
《齐鲁药事》2007,26(3):132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为做好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工作,国家局组织制定了《化学药品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和《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现予印发。  相似文献   
78.
浅谈药品分类与安全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葵 《中国药事》2007,21(2):87-89
有资料显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3年收到的3万多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处方药的不良反应占97.4%,其不良反应和严重程度远远高于非处方药,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用药的合法权益,我国全面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的隐患。  相似文献   
79.
关于非处方药(中成药部分)说明书通俗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常云成  叶桦 《中国药房》2007,18(3):234-236
目的促进中成药非处方药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下载3546份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结果与结论非处方药(中成药部分)说明书在通俗性及实用性方面存在部分问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管,药品生产企业应当重视非处方药说明书的编写。  相似文献   
80.
《齐鲁药事》2007,26(3):129-130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以下简称24号局令)已于2006年6月1日颁布实施。为切实做好24号局令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文件《关于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事宜的公告》(国食药监注[2006]10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99号)、《关于印发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02号)、《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关于印发〈放射性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64号)、《关于印发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54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处方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610号)、《关于公布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7]54号)、《关于〈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7]49号)一并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