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220篇
药学   714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王功立 《首都医药》2003,10(13):39-40
一、引起哮喘的原因哮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归纳之有两方面,即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因素。过敏性因素包括花粉、灰尘、螨虫、动物毛发、食物(尤其是鱼虾类)、油漆、烟雾等;非过敏因素包括遗传、呼吸道感染、药物(如阿司匹林)、定型发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  相似文献   
32.
腹泻是指排出异常稀薄的大便,或含有未消化食物,甚或脓血,并且排便次数频密,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周围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极少是严重疾病的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33.
倪青 《家庭中医药》2003,10(1):46-46
三、维生素E虽好切勿超量服用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产妊酚。适用于补充营养及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的辅助治疗。亦广泛用于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等方面疾病的辅助治疗。口服每次5~50毫克,每日2~3次。其不良反应很少。大剂量长期应用,如每日用量大于400毫克,时间超过6个月至1年以上,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部分病例有恶心、头痛、疲劳、眩晕、视力模糊、月经过多、闭经等反应,个别病人有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肠功能紊乱、肌无力,停药后上述反应可逐渐消失。偶可引起低血糖、血栓性静脉炎、凝血酶原降低等。更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34.
OTC药品及品牌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渊 《中成药》2003,25(4):320-322
1 我国OTC医药企业现状自 1999年 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 )》以来 ,至今国家已先后公布了 4批非处方药 (OTC)药品目录 (包括甲类及乙类 ) ,共计约2 778种 ,其中化学药品约 5 74种 ,中成药约 2 2 0 4种。OTC药品的共同特点是 :应用安全 ,疗效确切 ,质量稳定 ,使用方便。从市场数据统计显示 ,感冒药 ,止痛药 ,维生素以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药仍是当今全球OTC药品市场的四大主导产品。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单纯从事OTC药品生产的企业并不多 ,整个行业还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医药色彩 ,尚未…  相似文献   
35.
对OTC药品说明书及包装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程义林  余忠  刘敏  胡珊 《中国药师》2004,7(4):287-288
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医药行业与国际接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由于我国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起步较晚,时间较短,在某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就目前OTC药说明书及包装中有关问题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6.
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实行分类管理,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先进、合理的药品管理模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已于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在广大农村OTC药品市场发展如何,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6):35-35
根据“第二次全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决定从2005年10月份开始,在全国开展一次广泛的药品分类管理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8.
杨莉  李野  赵健 《中国药房》2005,16(6):407-409
目的 :为处方药成功转换为非处方药提供思路。方法 :介绍各国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换的典型案例 ,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推荐处方药向非处方药成功转换的策略 ;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换后的前景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用非处方药要慎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伟 《长寿》2004,(3):34-35
“大病进医院,小病去药店”是药品分类管理后药店吸引普通病人的一句口号。国家推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是药品管理的重大改革。非处方药,是相对于处方药的一个名称,它是用于由消费者自我认识、辨别症状,能够自己治疗,或借助于阅读  相似文献   
40.
许利军 《泰山卫生》2004,28(3):22-2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减轻国家与人民在医疗方面的负担,方便群众,将药品分为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两大类。国家决定实行非处方药管理制度,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