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30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19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365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192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1617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167篇
  4篇
中国医学   1770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21.
雷公藤双层栓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雷公藤双层栓的制备和质量检查。雷公藤双层栓的上层为空白层,下层为含药层。空白层可有效地阻止后端所释药物向上扩散,从而避免相当部分药物经门肝系统吸收,因此可明显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2.
以雷酚内酯为原料,经甲基化。氧化和去甲基化三步反应合成了雷酚酮内酯,它是新一代抗白血病药物一雷公藤甲素全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23.
在诱导出纯系昆明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基础上,以麻黄、雷公藤、黄蜀葵花制剂分组治疗,行血清TGAb、T、B淋巴细胞测定及甲状腺组织学检查,探讨其对EAT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多发性肌炎的动物模型及雷公藤多甙对其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寻找一种多发性肌炎的良好动物模型及其有效的治疗药物。  方法 给动物注射同种大鼠的肌匀浆 ,观察其活动状态 ;通过肌肉组织染色及ELISA法 ,研究肌肉的病理学变化 ,同时给动物喂服雷公藤多甙观察药物疗效。  结果 部分动物表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大多数肌肉组织学检查示肌纤维炎性变 ;免疫组化检查可见肌膜、肌内膜和肌束膜中有IgG沉积。动物服雷公藤多甙后肌肉病变明显减轻 ,其疗效与强的松相似。  结论 用同种大鼠肌匀浆免疫动物可诱导出多发性肌炎的动物模型 ;雷公藤多甙能有效地治疗多发性肌炎。  相似文献   
25.
雷公藤多甙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裕国  盛宏光 《上海医学》1997,20(11):667-668
  相似文献   
26.
郑建堂 《四川中医》1993,11(10):53-55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其异名为黄藤根、黄药、水芥草、南蛇根、黄藤木、黄藤草等。根的主要成份含雷藤定碱(Wilfordine)、雷公藤扔碱(Wiflorinl)、雷公藤晋碱(Wilfofgrnl)、雷公藤春碱(W-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63岁,四肢关节疼痛13个月,面项、耳、四肢结节8个月。13个月前四肢关节无诱因性疼痛,与天气变化无关,8个月前发现面项手背出现丘疹结节,无自觉症状,皮疹逐渐增多,延及四肢,部分增大。曾在外院用活血化瘀之中药及维A酸治疗无效。8年前患过”缺血性中风”,20年前患有”肺  相似文献   
28.
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IgA肾病的确诊率逐年上升。据相关报道,诊断后的患者约有1/3可在20年内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每年约有1%~2%者进入终末期肾衰。如何早期干预及治疗,改善预后状况,成为共同探索的问题。我科自2004.3—2005.3使用尿激酶、雷公藤多甙及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中重度IgA肾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随着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进展机理深入的研究,认识到肾功能进行性损害除了起病的免疫因素外,还有非免疫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知持续性肾病范围尿蛋白(3.5g/24 h)会导致进行性肾小球硬化和肾  相似文献   
30.
黄芪、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崑  毛炜  庞嶷 《中医研究》2005,18(4):9-11
目的:观察黄芪和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黄芪药物血清,雷公藤多甙药物血清,并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梯度,观察药物血清对正常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采用细胞ELISA法测定IL-6含量.结果:黄芪、雷公藤多甙各不同剂量组均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L-6,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殖,其中尤以雷公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黄芪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黄芪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这一作用与雷公藤类似.这可能是黄芪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