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95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5篇
  4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本此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实施院前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院前急诊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对比:实验组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急救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有利于缩短其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与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规处理相比较,探究院前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行无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院前抢救的常规处理,治疗组给予院前常规处理加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呼吸、HR、p H、Pa O2、Sa O2等指标比较,均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R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Sa O2和Pa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良好,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建议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急性左心衰患者72例,其中38例为院前急救患者作为试验组,34例为自行到急诊科救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救治措施相同,比较2组临床疗效、救治时间和病死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显著提高急性左心衰救治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4.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总称。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措施开始救护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救护处置并就近转运到医院急诊室的这个阶段,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内急救成功与否的基础,也是急诊医学中的薄弱的部分[1~3]。由患者呼救、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组成,抢救质量关乎患者生命安全,下面结合我院近年来院前急救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5.
正近日,上海市民诸先生突发疾病,家人数次拨打120电话,均被告知"没车",最终120救护车姗姗来迟,诸先生因抢救无效去世。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负责人表示,当日不是没有救护车,而是人手不够,目前中心城区仅有164名急救医生可供派遣,去年一年就有近1/4的急救医生离职。  相似文献   
66.
李亚兰 《现代养生》2014,(16):105-105
目的:分析予以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5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其中,在院前,对于对照组不实施急诊治疗;而观察组则是予以了急诊治疗。对所选两组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病人,其治疗总有效率与有效转运时间两者都优于对照组;且其有效转运的时间,以及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院前急诊,其不仅能够明显改善预后,还可极大减少死亡与并发症,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龚敏娜 《现代养生》2014,(4):236-236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分析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选取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40例(88.89%),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抢救失败5例(11.1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院前急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不同现场发生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研究,以便提高云南省急救中心院前的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云南省急救中心心肺复苏后到医院的816例患者的中间环节及救治经过。结果在心脏骤停发生地点病例数中,家中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公共场合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论在第一呼救时间了解到患者为呼吸心跳骤停者即给予电话指导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生命链”中第二环节的断裂,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而公众在公共场所救治非亲属的心跳骤停患者有较多顾虑,有待伦理与法律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9.
为了保持医患沟通的连续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专门的专家助理医生通过电话对每例电话沟通的患者进行来院前电话沟通。这样能增加来院前医患沟通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来院数量进一步提高,患、医两方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70.
针对新形势下军事任务多样化、复杂化,保障体系战线“长、小、散、远”等特点,以及需要进行快速应急救治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军队中小医院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平战结合,军地急救体系合作,“训保合一”,研制、引进、应用先进的可组装、轻便的多功能战勤装备等措施,建立形成快速、高效、便捷的院前应急救治保障网络系统,大力推进应急战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了军队中小医院院前应急救治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