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638篇
  免费   24668篇
  国内免费   15823篇
耳鼻咽喉   3774篇
儿科学   8672篇
妇产科学   4681篇
基础医学   16565篇
口腔科学   2939篇
临床医学   109520篇
内科学   51939篇
皮肤病学   2839篇
神经病学   13739篇
特种医学   198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5篇
外科学   42932篇
综合类   188025篇
预防医学   55348篇
眼科学   4682篇
药学   79337篇
  1216篇
中国医学   61921篇
肿瘤学   5645篇
  2024年   3971篇
  2023年   15712篇
  2022年   13104篇
  2021年   16886篇
  2020年   16764篇
  2019年   15940篇
  2018年   7238篇
  2017年   13545篇
  2016年   14854篇
  2015年   17141篇
  2014年   30454篇
  2013年   30217篇
  2012年   37868篇
  2011年   41033篇
  2010年   38908篇
  2009年   37495篇
  2008年   42870篇
  2007年   38788篇
  2006年   34907篇
  2005年   35890篇
  2004年   29226篇
  2003年   27580篇
  2002年   20411篇
  2001年   17503篇
  2000年   13625篇
  1999年   11128篇
  1998年   9673篇
  1997年   8521篇
  1996年   7466篇
  1995年   6439篇
  1994年   4987篇
  1993年   3582篇
  1992年   2711篇
  1991年   2330篇
  1990年   1816篇
  1989年   1927篇
  1988年   464篇
  1987年   436篇
  1986年   315篇
  1985年   204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41.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的应用是近年来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治疗中的重要进展。ALI/ARDS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改善气体交换和氧合,降低肺泡及循环内炎性因子的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1,2]。但对于非ALI/ARDS需要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病人,采用LPVS是否受益尚不明确[3]。胸部和腹部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本文对腹部和胸部手术中LPVS应用的研究进展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超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中实施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提升,改善患者伸进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7-2018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某高校大一年级2 786名学生完成儿童期创伤问卷、状态特质抑郁问卷、自动思维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积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负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2,0.43,0.14,-0.33,P值均<0.05)。自动思维中介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Bootstrapping法的95%CI为0.03~0.06)。消极应对分别调节了儿童期创伤与自动思维和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创伤影响抑郁特质,其关系受到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应用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九江市中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低通量透析治疗,试验组予以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应用指标水平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大、中、小溶质,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心肌酶检测、血生化分析及常规药物静脉输液治疗,收集患儿各检查项目的数据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80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患儿中,63例(78.75%)发热,25例(31.25%)电解质紊乱,37例(46.25%)不同程度脱水。2患儿心肌损害同腹泻和发热存在相关性(P<0.05),但同腹泻、发热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患儿电解质紊乱、脱水症状也无相关性(P>0.05);3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中,HBHD、CK-MB、治疗后数值明显下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LDH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诱发心肌损伤的概率较高,为防止病情发展,临床治疗需坚持早诊早治原则,注重检查心肌酶谱,以保证患儿心肌健康。  相似文献   
47.
48.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不同镇静镇痛方案的疗效.方法60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方案,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 min,两组患者的CPOT、RASS评分均较本组用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布托啡诺的方案均可获得显著的镇痛效果,但是相比之下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有显著的镇静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阴道微环境变化及与阴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04例妊娠早期孕产妇临床资料。记录其非妊娠期及妊娠早期阴道微环境变化情况,包括酸碱度(pH)、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阴道微生物功能正常率、乳杆菌阳性率、阴道微生态正常率,并比较妊娠早期阴道炎症发生情况及其阴道微环境。结果孕产妇非妊娠期pH、阴道微生物功能正常率、乳杆菌阳性率及阴道微生态正常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则低于妊娠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妊娠早期阴道炎症组pH、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明显高于无阴道炎症组,阴道微生物功能正常率及乳杆菌阳性率则低于无阴道炎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阴道微环境出现一系列变化,造成阴道炎症发生率升高,对此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