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6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19篇
预防医学   432篇
药学   194篇
  1篇
中国医学   295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中的重要内容。阴阳转化以阴阳交感和对立互根为前提,以多因素参与的阴阳制约消长为条件,以阴阳总体属性的改变为结果。阴阳转化在中医学中用来分析和解释生理功能和病机演变,对于指导治疗和养生防病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2.
试论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是推进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理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试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为例,探索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生理、病理及致病因素等几方面,用中医学的太过、不及、气血等理论阐释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相似文献   
93.
中医对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证论治.通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纠正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中医药在祛邪抗瘤的同时.不伤或少伤正气.攻补兼施.特别是对中晚期或虚弱的患者中医的扶正固本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使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4.
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地位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血管内皮细胞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以探索中医学中的未知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特性与中医学中几个概念相关性的比较,分析了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5.
《医疗保健器具》2004,(9):48-48
中医讲究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养、健身和防病,从而达到养生和益寿延年的目的,在此介绍关于秋季饮食养生的一点小知识。  相似文献   
96.
痰是糖尿病合并症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痰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诸多合并症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日久可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更加重痰的形成,使病变日渐加剧,最终导致诸多合并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蒙汉族医学在长期接触中,互相交流与渗透,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蒙医"三根"、"五元"学说中运用概况.指出了它们之间的有同有异之处.  相似文献   
98.
祖国医学认为,世界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形成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人体的生命活动亦如此。人体的疾病状态就是人体阴阳关系的失衡状态,疾病的危重阶段也就是阴阳关系即将破裂的阶段,《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治疗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阴阳,危急重症也应求其本,以期阴阳的相对平衡,患者方能转危为安。《医贯砭·阴阳论》说:“阴阳又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明代张景岳依此理论创…  相似文献   
99.
针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气血的运行,有理由相信针刺所有的穴位都有这样的功能.本文认为针灸的治疗效应在于针刺部分最为有效的穴位就可以成功治疗任何疾病.理论依据就是气,气分阴阳,分属五行.道生一,一生气,气生阴阳,阴阳生四季和五行,五行创造了人和万物.医生可以根据阴阳五行辨证,也可以根据气辨证.由于气比阴阳五行的层次高,因此在气的水平上选择穴位将优于阴阳辨证.作者把根据其进行辨证成为"气针刺"."气针刺"在4个层面上有不同的取穴策略:时间针刺,基本穴位,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或阿是穴.  相似文献   
100.
《易经》为“群经之首”,为儒道两家所共同尊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受瞩目的一部著作。张其成认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正是《周易》以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水,汇成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因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学与之亦有不解之缘。“医源于易”及“医易同源”的说法已广泛流传于世。认为中医学在肇始之初就采用了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易》学作为其哲学基础。而有些医家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易》与《内经》有相当大的差别,《易》为占筮之书,承认鬼神的存在,而《内经》不信鬼神,明确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认为“医易非同源,医理有易理”而已。但无论如何,对于《内经》与《易》的文化姻缘,其上下的连属关系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