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857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2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 fundoplication,NF)已不是治疗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对于能降低胃酸的手术方式来讲,如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HSV),也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 fundoplication with highly selective vagotomy,NFHSV)治疗GERD的作用目前尚无完整的评价。方法:2003年6月~2005年6月8例女性病人接受NFHSV,8例均有6个月GERD病史,经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有餐前痛、消化性溃疡或严重的胃炎。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术前、术后进行烧心严重程度评分测定(heart burn severity score,HSS)。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min,无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须用质子泵抑制剂,术后经戒烟5个月后停药。8例术后症状和烧心严重程度评分测定有明显改善。结论:NFHSV是有效的联合手术方式,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一联合术式的完全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球麻痹病人鼻胃管置入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它是指脑干病变可损及舌咽迷走神经的核及脑干内纤维,双侧延髓病变引起的舌咽、迷走神经为主的后组颅神经麻痹称为球麻痹。其临床特点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不清,声音嘶哑等,以往遇到此类病人,护士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反复置入,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反复插管还会导致病人鼻咽部黏膜的损伤、水肿等。我院2000年3月-2003年9月开始对球麻痹病人采取区别于常规胃管置入法的球麻痹胃管置入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065-1065
答:心动过速指脉率超过100次/min,在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发生。运动、疼痛、发热及低血压时,容易发生心动过速。脉率低于60次/min,称为心动过缓,多发生在迷走神经兴奋时。如呕吐、吸痰。心脑阻滞、脑瘤、脑出血及颅内压增高时会有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观察了乙酰胆硷(Ach)和电刺激迷走神经对0.6N HCl引起的胃粘膜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皮下注射50μg/kg的氯化Ach和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5min,可明显降低HCl引起的胃粘膜出血量,这一作用可被消炎痛及阿托品所阻断。提示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依赖于M-受体的内源性前列腺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的改良术式--胃小弯和胃底部浆肌层切开术(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用狗为实验对象行LFS,观察手术前后胃组织内胆碱能纤维和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胃固有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内的胆碱能纤维明显减少,壁细胞的泌酸功能受到极度抑制。临床应用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2例,其中合并幽门梗阻4例,全部病例随访5 ̄15年,VisickⅠ级28例(66  相似文献   
16.
17.
南方 《东方药膳》2007,(1):12-12
慢性肠炎的病因主要有,急性肠炎反复不愈转成慢性,二是精神因素影响到迷走神经的功能紊乱,三是肠道狭窄或有息肉,有溃疡或癌肿。表现各不相同,一般为腹泻、里急后重,胀气、肠鸣等。慢性肠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只得一时,欲巩固须注意日常的调理,尤其是饮食方面的调理,包括供给充足的营养,易消化,限制机械性刺激,保护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传统徒手压迫止血法使患者需要20小时以上,长时间下肢制动,常引起患者诸多不适,如腰酸背痛、烦躁,腹胀、睡眠差、排尿困难等;同时拔管后出现腹股沟区血肿及迷走神经反射等发生率较高。这都给病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为减少患者穿刺局部的并发症和改善其舒适度,血管封堵器使用一种生物可降解性锚和一种可再吸收的胶原塞以获得在PCI后局部止血的目的,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该装置止血更快,活动更早,但并发症并未增加。说明血管封堵器止血效果更加优越。但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性,为评价在冠脉造影及PCI术后股动脉封闭中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袁琳  林玫瑞  黄赛银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66-1867
目的 探讨非窦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15例在非睡眠状态下、基础心率正常或窦性心动过速、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时.于站立或活动(婴儿在哭闹后)后.或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后、房室传导阻滞减轻或消失。结论 在非睡眠状态下,安静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而不伴窦性心动过缓.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强弱可以对窦房结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莉 《中原医刊》2004,31(20):43-44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若是在无麻醉镇痛下进行,显然孕妇紧张、痛苦,同时面临迷走神经反射性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威胁。现今,无痛流产术的应用日益增多。我院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间将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操作简易安全,药物价格便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