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9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39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医用外科口罩细菌气溶胶过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对细菌气溶胶阻留效果。方法采用人工发生细菌气溶胶和定量空气采样方法进行了过滤效率测试。结果2004年国内某企业生产的口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颗粒平均过滤效果达到98%,依照标准规定合格率达到100%。2005年抽检国内5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其中有4个企业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合格率达到100%。2006年抽检国内6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只有1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2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不合格。结论连续检测2004~2006年12个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其对细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全部达标的企业只有6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92.
亚甲蓝光敏法灭活血浆中病毒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但是一些亲白细胞病毒和非脂包膜病毒能抵抗此灭活过程[1] ,而且 ,残留血浆中的亚甲蓝还有毒副作用[2 ] 。我们对光敏法灭活病毒后的血浆 ,再用白细胞滤器过滤 ,不仅可减少血浆中残留白细胞引起的输血副反应 ,减少亚甲蓝残留量 ,而且对血浆质量也无大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血浆均为全血采集后 6h内分离的新鲜血浆。共 10份 ,每份留取 30ml备用。1 2 亚甲蓝处理 在每份血浆中加入亚甲蓝 (2 0mg/ml,北京永康制药厂 ) ,使其终浓度为 1μmol/L ,置于血浆病…  相似文献   
93.
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改变,而且常涉及多个脏器损伤,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高达20%~30%。作者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WH)成功治疗SAP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洗涤红细胞制品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蛋白[1],是临床预防输血后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需要输血时的首选制品,其临床用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常规的洗涤方法需用生理盐水将红细胞反复洗涤3~6次,费工费时,且洗涤过程中存在多次破口开放的现象,制品有被污染的风险[2]。笔者研究了一种快速封闭式红细胞洗涤法(机器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保存期内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45U共30袋(2U×10袋、1.5U×10袋和1U×10袋),随机分为两组:机器洗涤法组,常规手工洗涤法组,1…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价值。【方法】对本院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148例危重患者ARF进行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分为:A组(常规血透组,86例)和B组(持续血液净化组,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病死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较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波动小,未发生高血钾。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而每天进入体内的液体却多过常规血透组(P<0.05)。B组血小板降低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能较好地维持危重ARF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减少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6.
血液储存时间对过滤白细胞血制品临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同血制品异体输注时可产生许多有害的副作用 ,如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NHFTR) ,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 ,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 (CMV、HTLV I/Ⅱ )等[1,2 ] 。因此血制品中残留的白细胞被认为是一种污染物 ,应予以除去。血库型去白细胞过滤器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笔者对储存不同时间的浓缩红细胞滤除白细胞后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一次性去白细胞过滤器BC·L I型 (血库型 ,为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离心或过滤洗涤尿培养标本对抗菌物质和菌落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禅城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有尿路感染症状且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的标本,将每份标本分成4份(A、B、C、D),其中A为原始尿液标本,B为离心洗涤,C为滤膜过滤洗涤,D为备份,对A、B、C进行抗菌物质测定和尿培养菌落计数,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510份尿液标本中抗菌物质的检出率为36.3%(185/510),185份抗菌物质阳性尿液标本经离心和滤膜过滤洗涤处理后培养,B、C组抗菌物质抑菌圈直径明显比A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菌落计数结果明显比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或过滤洗涤方法可等效去除尿液标本中的抗菌物质,有利于提高尿培养阳性检出率,便于菌落计数结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98.
姚阳 《全科护理》2016,(23):2445-244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2 269例门诊静脉输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溶液的病人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 100例(92.6%)无静脉不适,120例(5.3%)局部皮肤瘙痒,40例(1.8%)1级静脉炎症状,9例(0.4%)2级静脉炎症状。[结论]护士应熟悉左氧氟沙星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性因素及非药物性因素。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药液的pH值、浓度、渗透压及温度的范围;选择合适的精密过滤输液器;避光输液;避开配伍禁忌的药物及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稍快输液速度和控制输液时间;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针;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及预见性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99.
兼容性验证是过滤器工艺验证项目之一,以证实工艺及工艺条件对过滤器的特定性能没有产生负面影响。文中介绍了兼容性的概念、兼容性验证的目的和除菌过滤器兼容性验证实验的方法,同时介绍了重复使用过滤器的兼容性验证和同系列药品在兼容性验证中的分组原则。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