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诱发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对其进一步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继发于鼻咽癌放疗的骨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4例均行CT平扫,3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变位于上颌骨、下颌骨、颈部软组织及鼻腔各1例。CT像上4例均见软组织肿块包绕大小不等的高密度瘤骨,3例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均有邻近骨质破坏,另1例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增强扫描3例,1例包膜环形强化,3例软组织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中央坏死区无强化;MRI表现为1例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中央瘤骨为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理表现为2例来源于颌骨,软骨母细胞型及纤维母细胞型各1例,1例考虑为来源于软组织骨软骨瘤放疗后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例为来源于鼻腔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结论瘤骨为鼻咽癌放疗诱发骨肉瘤的主要特征表现,结合临床与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北京地区设有医用X射线诊断科室的医疗单位己达千余家,占全市放射工作单位的73%。其中80多所医院除有X线射线诊断科室外,还开展了核医学、放射免疫诊断检查;有10多所医院同时还设有放疗科,开展同位素、射线装置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上消合剂对大鼠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中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造模组、生理盐水组、氨磷汀组及中药上消合剂组。用6MV-X射线对大鼠上段食管单次照射43Gy,分别于照射后第7天及第14天各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取材,检测食管上皮细胞调亡指数、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及外周血TNF-α的水平。结果:造模后第7天及第14天大鼠食管上皮细胞中凋亡明显增加。与造模组相比,中药上消合剂组食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Bcl-2的表达及Bcl-2/Bax值显著增高(P〈0.05);外周血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上消合剂可减轻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中食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聚焦超声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外阴皮肤、黏膜变性和色素减退的一组慢性病。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性交不适。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甚满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 ocused UI trasound HIFU)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局部治疗手段,具有无创、有效、安全、治疗后恢复快、无辐射性损伤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应用CEF-I型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6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 何文珺)记者日前在丰台区创建药品放心街道乡镇工作达标单位授牌仪式暨药品三级社会监督网络工作会上获悉,丰台区创建药品放心区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药品放心街道、乡镇达标单位已达到18个,依托创区建设推出的北京市药品安全百千万工程已在全区启动,药品三级社会监督网成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毛艳  刘文其 《肿瘤》2012,32(5):389-394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与肺的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密切相关,与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信号转导也密切有关.本文对放射性肺损伤防护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辐射致癌病因概率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辐射致癌患者的赔偿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用病因概率(probability of causation,PC)来评估癌症和所受电离辐射之间的关联程度,我国也发布了根据PC判断放射性肿瘤的相关国家标准。本文总结了与PC计算相关的辐射致癌超额危险模型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超额危险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转换方法、与低剂量和低剂量率的依赖关系、其他流行病学危险因子的修正方法以及PC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辐射致癌的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仅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表观遗传和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标志——DNA甲基化的相关概念,并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电离辐射诱导的DNA甲基化模式改变的研究以及DNA甲基化模式改变在辐射致癌机制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瓦茸多糖体对于照射过γ-射线小白鼠脾脏损伤之修复作用。方法:本研究所使用之药品为瓦茸多糖体(Coriolus versicolor polysaccharides,CVP,PSK)。瓦茸(又名黑云茸)多糖体是一种与蛋白质结合的多糖体,CVP是从培养的担子菌类胡孙眼科瓦茸之菌丝体精制而成。本研究选取6—8周大之ICR种系小白鼠180只,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辐射对照组,仅接受1Gyγ射线的全身辐射;C组为实验组,于接受1Gyγ-射线之次日起10d,每日用胃管喂以CVP60mg·kg~(-1)。于辐射后的第5,12,19,26及33日,分5批处理,每批每组各取小鼠8只测量体重后,取出脾脏称重,制成脾脏细胞的悬浮液。用[~3H]TdR追踪法测定脾脏细胞之DNA合成速率。结果:小鼠在接受γ-射线后,其脾脏重量及脾脏细胞之DNA合成速率皆有下降。在照射后接受CVP处理之C组,CVP能促进提早恢复因γ-射线所导致的抑制效果。结论:CVP对于照过γ-射线小白鼠之脾损伤具有显著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以其无创作辐射性、安全简便、无需造影剂、成功率高等诸多突出优点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脱颖而出,通过1例胰头癌术后复发的MRCP的分析,说明MRCP不仅是术前梗阻性黄疸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术后患者同样能够判断引起梗阻的原因、性质,以满足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需要。现将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