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6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565篇
内科学   44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178篇
预防医学   43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98篇
  8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通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造成大鼠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损伤,测定损伤后24h、48h血清AT-Ⅲ水平的变化,并与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相比较。结果表明,大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24h 后AT-Ⅲ水平即开始下降,肝细胞损伤越严重,则AT-Ⅲ水平越低,下降幅度与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在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上优于转氨酶的测定,比前白蛋白敏感。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丹黄保肝胶囊保肝降酶的作用。方法: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设正常、模型、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和丹黄保肝胶囊三个剂量组(高、中、低三个剂量)。采用等体积不等浓度药液灌胃给药(正常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4天,第3次给药前1小时以0.6%四氯化碳(CCl4)乳剂于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次,0.1ml/10g体重,注射后20hr眼眶取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肝脏酶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113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并与32例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组比较.结果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清ALT、急性黄疸肝炎组的血清GGT及慢性肝炎重度组血清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CHE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ALT、AST、GGT、CHE是肝病较为敏感指标,作为肝功能检测组合.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5.
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是胆固醇在肝脏的分解代谢产物,由肝脏分泌排到胆汁中,随胆汁排至肠腔内,进行肠肝循环,是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合成与代谢分泌状态、肝细胞损害的指标。文献报道TBA测定可以监测慢活肝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往因检测手段复杂,要求特殊设备而限制了临床常规工作中广泛应用。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简便快速自动化分析方法的进展,为临床实验室开展这项检测创造了条件,本文就胆汁酸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对肝病的诊断价值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56.
用ELISA法测定了154份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血清的抗-HAVIgM、HBsAg、抗-HCV.结果表明,抗-HAVIgM、HBsAg、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7.8%、14.3%、3.2%;抗-HAVIgM阳性率随ALT值的升高而增加;男女HBs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HBV、HCV混合感染发生率为0.6%.提示ALT升高者中存在着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的的感染,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不同型肝炎病毒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Ⅰ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多学科综合诊疗(MDT)的经验。方法对1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不明原因移植肾功能短期内迅速下降的病例进行MDT讨论,总结MDT在诊断罕见遗传性疾病以及提高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中的作用。结果经MDT讨论,患者确诊为Ⅰ型PH复发,排除排斥反应后恢复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嘱大量饮水,予优质蛋白和低磷饮食、维生素B6、钙剂等保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移植肾功能恶化延缓,但仍在肾移植术后5个月恢复规律血液透析至投稿日。结论肾移植术后Ⅰ型PH复发较为罕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复发性肾结石,移植肾功能下降,且并发症多,患者预后不良。通过MDT讨论患者病情,明确诊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延缓了病情进展,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8.
已糖激酶法校正谷丙转氨酶测定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已糖激酶法校正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系数(K-factor)。方法 应用日立-71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上上海长征生化试剂,在ALT遥测定程度下,通过葡萄深度与还原型输酶1(NADH)吸光度的变化关系,计算ALT的K factor。结果 在ALT项目上测定K factor为1883,经理论K-factor为1746高7.85%。结论:测定K factor比计算K factor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59.
我们对26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进行了ALT含量的检测,以揭示EHF病损的机制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血转氨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多脏器的损伤,在临床中笔者发现该类病人可出现血转氨酶的异常升高,而国内外尚未见文献专题报道。为此,笔者对近四年收住的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病人进行有关这方面的观察、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