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567篇
内科学   45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178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98篇
  8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在脑损伤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对79例脑损伤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速率法检测CK、LDH、AST。结果①脑损伤后5d内,患者血清CK、LDH、AST活力显著升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第7天趋于正常;②酶活性为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结论脑损伤后,测定CK、LDH、AST可作为脑损伤患者诊断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HBV两种感染模式患者血清CG、β2—MG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ALT、CG、β2-MG浓度变化对HBsAg、HBeAg、HBcAb阳性(A组)及HBsAg、HBeAb、HB鄄cAb阳性(B组)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将180例HBV感染者按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模式分为A组(94例)和B组(86例)二组,同时选取健康人4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ALT、CG、β2-MG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记物;酶法测定ALT;放射免疫法测定CG、β2-MG。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ALT、CG、β2-MG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组ALT、CG、β2-MG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定血清CG、β2-MG可较早期、较全面的反映乙肝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在临床应用中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04年2~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8周。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患者在治疗第4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低(2.86%),HBV-DNA及HBeAg血清学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在24周ALT复常率(51.42%)和HBV-DNA阴转率(40%)明显升高,HBeAg血清转换率达8.57%。当治疗至48周时,ALT复常率80%,HBV-DNA的阴转率48.57%,而HBeAg血清转换率高达17.14%。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起效较慢,但可以明显改善肝脏炎症,对HBV起到抑制作用,是很有效的抗病毒新药。  相似文献   
15.
降脂益肝冲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平  段晓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8):616-617,F0003
<正>动物实验证实,降脂益肝冲剂能够显著降低酒精加高脂饮食致脂肪肝大鼠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有效地逆转肝脏的脂质沉积状态,使肿  相似文献   
16.
对31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AST/ALT比值动态测定,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6h组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后8~12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后18~24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发病后4~6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心肌梗塞患者AST/ALT比值的变化情况是随疾病时间延长而呈现出升高→峰值→恢复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参皂甙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皂甙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昼夜节律的影响赵蕴久赵正夫1王爱民2王玉坤2(卫生保健科,沈阳110001)关键词人参皂甙;谷丙转氨酶;昼夜节律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系滋补强壮中药,药理作用广泛,亦有保肝降转氨酶的功能,但其对...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活动期均有血清转氨酶升高。持续升高,标志着肝细胞损害,故应积极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细胞功能。我科自1995年以来,果用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118例,使血清转氨酶在短期内下降而无反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原累积病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的关系:附1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收治的lo例糖原累积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