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80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525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38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881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84篇
  4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3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的可塑性及其重建角膜上皮的可能性.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经体外与角膜基质细胞共培养诱导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特异标志物K12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MSC表现出很强的增殖潜能,原代培养的骨髓MSC CD29免疫荧光染色阳性,CD34和CD45为阴性,符合骨髓MSC的特征.MSC与角膜基质细胞共培养1wk后大部分细胞分化为间质细胞,少部分细胞形态上相对偏小,免疫荧光检测这部分细胞表达角膜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角蛋白K12.结论:体外培养的MSC在角膜基质细胞的诱导下可横向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992.
家兔皮炎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3.
Shi HJ  Fang Q  Wang LT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5-1848
目的探讨对X连锁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EDA)家系的EDA患胎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能性,为建立对该病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系谱分析法检测了X连锁EDA1个家系的染色体畸变,结合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尸检、胎儿下颌骨X线摄片,组织病理学分析及皮肤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检测对可疑EDA患胎行产前诊断及生后鉴定。结果EDA家系中先证者和携带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1条X染色体出现臂间倒位[inv(X)(p22q13)],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与先证者相同。胎儿尸检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表皮发育不良,汗腺、毛囊、皮脂腺缺如,符合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面、胸、上腹、大腿部真皮组织CK呈阴性,EMA呈阴性,其余大体和镜下病理检查无特殊。结论该家系患者1条X染色体臂间倒位,[inv(X)(p22q13)]的断裂点位于致病基因区域内,可能是导致EDA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4.
Wang FL  Pan ZZ  Wan DS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994-99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SLN)体外定位技术方法及其可行性、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3月至2003年10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住院行根治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62个肿瘤(2例患者为多原发),进行体外SLN定位。标本离体后尽早进行异硫蓝SLN定位,传统病理检查阴性的SLN进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查。结果62例肿瘤成功检出SLN的59例,检出率95.2%。59例患者总共获得并检测1114枚淋巴结,平均每人18.9(4~46)枚。其中SLN157枚(14.9%),平均每人2.7(1~9)枚。SLN敏感性39.1%(9/23),假阴性率23.7%(14/59),准确率76.3%(45/59)。50例SLN阴性的中有12例(24%)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阳性。36例HE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查全阴性者中4例(11.1%)SLN发现微转移灶。14例仅非SLN阳性中8例SLN发现微转移灶。结论结直肠癌异硫蓝SLN体外定位活检技术是可行的,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微转移可以提高术后分期,可以提高送检淋巴结个数,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减少淋巴结转移漏诊发生率。但该方法假阴性率较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淋巴结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95.
角蛋白(cytokeratin,CK)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常作为诊断上皮性肿瘤转移的分子标记物。但由于角蛋白种类繁多,各种抗体在检测微转移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单纯的某个抗原抗体反应阳性细胞是否具有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探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MUC-1 Mrna及LUNX Mrna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靶基因的表达,并以15例肺良性疾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CK19 Mrna、MUC-1 Mrna及LUNX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1.7%(31/60)、80.0%(48/60)和55.0%(33/60).对照组中15例肺良性疾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无LUNX Mrna表达,2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有1例CK19 Mrna表达,而MUC-1 Mrna表达的阳性率在肺良性疾病中为60.0%(9/15),在健康人外周血中为65.0%(13/20).结论 CK19 Mrna、LUNX Mrna作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MUC-1 Mrna作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指标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NO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O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 45例NO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淋巴结中,有20例(44.4%)共46枚(10.2%)淋巴结检出微转移.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X2=5.445,P<0.05).20例微转移患者与25例无微转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6和21.4月.20例微转移患者中7例发生复发转移,5例死亡;而无微转移25例中仅1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X2=7.305,P<0.05).有微转移组和无微转移组的生存率分别是75.0%(15/20)和96.0%(24/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0,P<0.05).结论 CK20 mRNA的FQPCR是检测NO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可对精确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角蛋白是角质形成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中间丝的主要家族之一,是Ⅰ型、Ⅱ型角蛋白特异配对表达的中间丝蛋白,可以在所有上皮细胞中表达,并在特定的细胞中成对表达,综述角蛋白角蛋白相关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旨在揭示其发病机制.为开展产前诊断及今后的基因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24例唾腺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光镜下肿瘤由腺泡细胞、透明细胞、空泡细胞、闰管细胞和非特殊性腺细胞组成.电镜观察部份瘤细胞胞浆有酶原颗粒或张力微丝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角蛋白均为阳性,14例波形蛋白部份瘤细胞阳性.结果表明腺泡细胞癌瘤细胞成份有异质性,支持起源于多潜能导管上皮细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0.
抗角蛋白抗体在活细胞反应部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角蛋白抗体在活细胞的反应部位。方法:以鼠抗人角蛋白的IgG单克隆抗体作用于培养中的Tca8113,以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做阴性对照,同时设置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细胞固定、包埋后与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结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荧光着色;以胶体金标记的羊抗鼠IgG抗体染色,用透射电镜观察胶体金颗粒的部位。结果:抗角蛋白mAb作用的Tca8133细胞胞质呈亮绿色,着色较均匀,细胞核未见着色。两种对照均未见着色。抗角蛋白抗体作用的Tca8133细胞胞质的中间丝有胶体金颗粒,与阳性对照组类似。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均未见胶体金颗粒。结论:抗角蛋白抗体可以进入活细胞,并结合于胞质中间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