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3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2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2164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87篇
  13篇
中国医学   658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62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血瘀是心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活血消瘀法为心脏病之重要治则.血瘀理论在心脏疾病的应用是多方面的,现就其与心脏病的关系,血瘀的成因与机理,血瘀治法与方药应用,临证注意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2.
血瘀证从络论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深刻的理论内涵,该理论不仅能够阐明许多未曾解释的病理、生理现象,而且还有可能为防治多种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手段.  相似文献   
33.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与血瘀关系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35.
王清任诊治血瘀证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任(1768~1831),清代著名医家,河北玉田人,代表作<医林改错>.其书中化裁出一些重在补气行血、活血化瘀的方剂,发展了化瘀和益气的治疗原则并相互结合运用,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现就其诊治血瘀证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血瘀证的研究发展脉络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4个方面论述了血瘀证50年来研究进展.理论研究,着重从古今文献论述血瘀证定义和含义;客观研究,着重对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免疫学、病理学和微循环等方面对血瘀证进行研究;血瘀证的动物模型研究,主要对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造模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诊断标准研究,包括诊断标准、诊断指标的研究。并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瘀证与TNF-α、Ⅳ-C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Ⅳ型胶原(Ⅳ-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集167例HSP[其中紫癜性肾炎(HSPN)94例]患儿血瘀证临床指标,采用计分法评定血瘀证积分;放射免疫法测定75例患儿TNF-d(血、尿)、Ⅳ型胶原(血、尿)等。结果:①167例病人中117例(70.06%)为血瘀证,非血瘀证者50例(29.94%);②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依次为皮肤紫癜(73.65%)、血尿(35.93%)、腹部、关节疼痛或疼痛拒按(27.54%)、舌质紫暗(37.13%)和/或舌体瘀斑瘀点(13.17%)、舌下静脉曲张(26.95%)、面色不泽(20.96%)、鼻衄(15.57%),皮肤粗糙(14.37%)。③血瘀证组中PT、FIB、D-dinaer、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与非血瘀证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瘀证组血、尿TNF-α及尿Ⅳ-C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组(P〈0.05);⑤血、尿TNF-α水平与FIB正相关(P〈0.05,P〈0.01)。⑥血TNF-α与D-dimer正相关,尿Ⅳ-C与尿TNF-α水平正相关(P〈0.01)。结论:HSP、HSPN血瘀证出现频率较高。其临床症状、体征除皮肤紫癜、腹痛和/或关节痛、尿血外,以望诊内容舌象、面色、皮肤粗糙为主;炎症因子TNF-α与血瘀证的形成密切相关,尿Ⅳ-C水平与尿TNF-α水平正相关。尿Ⅳ-C水平与血瘀证相关。检测尿TNF-α、Ⅳ-C对HSPN血瘀证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朱彦玫 《陕西中医》2009,30(12):1660-1661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生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红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由气虚血瘀所致的半身不遂,疗效确切。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此方治疗冠心病、颈性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列腺肥大,属于气虚血瘀者收效卓著,现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中医气虚血瘀论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均明显上升。笔者从中医的气虚血瘀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0.
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多属中经络症。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瘀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