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65篇
  免费   1574篇
  国内免费   1466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257篇
妇产科学   346篇
基础医学   1490篇
口腔科学   534篇
临床医学   2967篇
内科学   3831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683篇
特种医学   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447篇
综合类   6679篇
预防医学   1102篇
眼科学   373篇
药学   2721篇
  34篇
中国医学   1521篇
肿瘤学   1314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581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774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227篇
  2013年   1339篇
  2012年   1797篇
  2011年   2030篇
  2010年   1825篇
  2009年   1810篇
  2008年   1821篇
  2007年   1631篇
  2006年   1502篇
  2005年   1444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853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4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血清脂联素比治疗前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面积和内膜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黑龙江省第二医院收治的轻度VD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联合组,每组30例。奥拉西坦胶囊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栓通胶囊组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并随访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评分,检测3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CDR评分、SDRS评分低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TIMP-1水平均高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ET-1水平低于奥拉西坦胶囊组、血栓通胶囊组(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轻度VD,能够改善病人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降钙素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OA)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Ⅱ型胶原、p38及P-p38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关节软骨,消化、培养。采用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细胞。将第2代软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L-1β诱导组和IL-1β+降钙素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IL-1β诱导组分别给予完全培养基、含10 ng/ml IL-1β的完全培养基,IL-1β+降钙素治疗组先加入含10 ng/ml IL-1β的完全培养基15 min,再加入50 ng/ml降钙素,均培养24 h。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检测MMP-13、Ⅱ型胶原、p38、P-p3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3、Ⅱ型胶原 mRNA的表达。结果3组软骨细胞p38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L-1β诱导组和IL-1β+降钙素治疗组P-p38、MMP-1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但IL-1β+降钙素治疗组低于IL-1β诱导组( P<0.05);IL-1β诱导组和IL-1β+降钙素治疗组Ⅱ型胶原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IL-1β+降钙素治疗组高于IL-1β诱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可以体外诱导大鼠软骨细胞形成OA病变。降钙素对IL-1β诱导的大鼠OA模型中软骨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MMP-13的表达,减少Ⅱ型胶原的降解,从而延缓OA进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STAT通路蛋白的影响; 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诊治的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沙美特罗组25例、丙酸氟替卡松组27例和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组24例。沙美特罗组给予沙美特罗治疗,丙酸氟替卡松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和联合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参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EFV1/FVC的变化,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和STAT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EFV1、FVC及FEV1/FVC水平高于沙特美罗组、丙酸氟替卡组,STAT1、STAT2、STAT3、IL-1、IL-2、IL-6、MMP2、MMP3、CRP及BNP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沙特美罗组、丙酸氟替卡组(P<0.05)。沙特美罗组EFV1、FVC及FEV1/FVC水平及STAT1、STAT2、STAT3、IL-1、IL-2、IL-6、MMP2、MMP3、CRP、BNP蛋白表达水平均无差异(P>0.05) ; 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老年COPD可有效调控STAT通路蛋白,抑制炎性介质蛋白及MMP蛋白表达,缓解炎性反应,避免肺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去卵巢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简称对照组)、去卵巢组及去卵巢运动组(简称运动组)。对照组大鼠仅切除双侧卵巢附近脂肪组织,去卵巢组及运动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模后对照组及去卵巢组大鼠置于笼内安静饲养,运动组大鼠则进行10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跑台速度为16~24 m/min)。于末次运动结束后48 h采用超声心动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采用Masson染色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获取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比色法检测心肌I型胶原(Col-I)和III型胶原(Col-III)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蛋白表达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大鼠心肌CVF、Col-I和Col-III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4 kDa MMP-2和TIMP-2蛋白表达量以及64 kDa MMP-2/TIMP-2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心肌CVF、Col-I和Col-III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LVEF、64 kDa MMP-2和TIMP-2蛋白表达量以及64 kDa MMP-2/TIMP-2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3组大鼠72 kDa MMP-2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改善去卵巢大鼠心肌纤维化并提高心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维持MMP-2/TIMP-2系统稳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48例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观察组)及30例非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脑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MMP-2、Bax表达水平。分析MMP-2、Bax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比观察组不同MMP-2、Bax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MMP-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胶质瘤患者的MMP-2阳性率低于Ⅲ~Ⅳ期者,Bax阳性率高于Ⅲ~Ⅳ期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中MMP-2阳性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Bax阳性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有MMP-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Th1、Th2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腺肽治疗,连续治疗28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MMP-2、MMP-9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TNF-α、IFN-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IL-4、IL-1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前后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2、MMP-9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可以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Th1/Th2平衡,降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不同氧化产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分别用1 0 0mg L的铜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次氯酸钠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2 4h ,分别测定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胆固醇和总蛋白的含量以及溶酶体中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结果发现 ,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次氯酸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引起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在溶酶体蓄积 (实验组总胆固醇分别为 1 6 .90± 0 .1 5 μg和1 5 .1 1± 0 .5 4 μg ,对照组为 3.2 8± 0 .0 8μg ,P <0 .0 1 ;实验组总蛋白分别为 1 7.93± 1 .6 6 μg和 2 1 .0 0± 1 .6 8μg ,对照组为 1 3.39± 2 .6 4 μg ,P <0 .0 1 )。但蓄积的胆固醇类型有所不同 ,前者以游离胆固醇为主 (游离胆固醇为 1 4 .1 3± 0 .1 4μg ,胆固醇酯为 4 .77± 0 .33μg) ;后者则以胆固醇酯为主 (游离胆固醇为 5 .0 1± 0 .30 μg ,胆固醇酯为 1 0 .1 0± 0 .4 8μg)。铜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造成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活性明显下降 (1 1 .1± 2 .3kau g比 73.2± 1 5 .0kau g ,P <0 .0 1 ) ,而次氯酸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不明显 (73.6± 9.5比 73.2± 1 5 .0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不同氧化产物引起溶酶体胆固醇蓄积的种类不同 ,而蛋白降解受阻可  相似文献   
999.
血栓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尽管血栓斑块破裂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已有的研究表明,基质硫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人类冠状动脉斑块中广泛存在,能够降解基质[1].其中基质裂解素(stromelysin)可增强MMP活性,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2],在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硒对缺血心肌溶酶体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缺血1小时后,缺血区心肌溶酶体酸性磷酸酶(ACP)、组织蛋白酶D(CD)的游离酶活性(F)及游离酶活性/总酶活性比值(F/T)均明显升高,GSll-Px活性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MDA)明显增加。硒预处理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后.F及F/T显著下降,GSH-Px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硒可能通过提高缺血心肌GSH-Px活性,阻止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增加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从而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