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46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70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医药世界》2003,(8):58-58
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逐渐建立起自我保健与自我药疗模式。在此以前,人们主要依靠医生诊疗和国家相关的医疗制度。所以,自我药疗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有关药品管理法规的完善。自我药疗的主要作用有二点,第一,通过影响个人对自我健康负责和通过对易于自我诊断的小毛病的治疗;第二,减少公众对国家医疗资源的依赖性。 自我药疗这一概念发展到今天并为广大民众开始接受,有它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92.
静滴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3.
994.
例 1 女 ,3岁半 ,因发热咳嗽 3d ,于 2 0 0 1年 9月 2 8日来院就诊。患儿既往有利巴韦林过敏史。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经青霉素皮试阴性后 ,给以 5 %葡萄糖注射液 15 0mL加青霉素 2 40u ,5 %葡萄糖注射液加穿琥宁 15 0mg(批号 2 0 0 0 0 5 0 6) ,先输青霉素 ,患者一切正常 ,输入穿琥宁约10min时 ,患者从头面部、耳后开始 ,出现粟粒状丘疹 ,并蔓延至颈部、胸部 ,伴有胸闷、恶心、气促等 ,体检 :T3 8.9℃ ,BP 10 0 / 70mmHg ,HR 90次 /min。立即停止输液 ,给地塞米松 3mg、异丙嗪 8mg肌注。 3 0min后 ,胸闷、恶…  相似文献   
995.
患女性,54岁,已婚,退休工人,初中化,性格开朗,善良,好交友。因疑心被害,凭空闻声2日入院。患于2003年9月20日午睡后无诱因对家人说自己听见邻居在议论自己,特别是两前臂及前胸处,某人在拿针扎自己,非常痒痒。家人认为她在做梦,便安抚其继续入睡,但患突然起床,叫老伴为黑黑,并在房内大声叫喊,谩骂邻居的罪行,内容杂乱  相似文献   
996.
1 病案介绍 患者,女,33岁,因腹痛、腹泻、乏力1天来我院就诊,该患者有不洁饮食史,否认有药物过敏史。查体,T37.4°,P92次/分,R24次/分,BP11O/70mmg,神清,精神差,  相似文献   
99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尉  谢志泉 《广东医学》2007,28(11):1732-1732
患者,男,75岁,住院号:283917.于2004年起反复全身出现大片不规则红斑伴瘙痒.于2005年9月发现腹股沟和淋巴结肿大.2005年12月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起红斑伴瘙痒,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给予开瑞坦等治疗.2007年1月6日因咽痛、咳嗽伴黄痰,服用感冒通、西力欣、阿莫西林后出现全身大片不规则红斑,伴有瘙痒,疑为药物过敏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红斑好转,但出现双下肢遍布紫癜,部分皮下大片紫色斑块,不高出皮面,压不褪色.  相似文献   
998.
芬芳 《医药与保健》2008,16(9):17-17
众所周知,在注射青霉素之前一定要做皮试,皮试的目的是避免发生过敏反应。但是有些人感冒后服用感冒药,服用一两次后并没有任何反应,而在服用第三次药后,身上却起了不少皮疹与水疱,医生说这是药物过敏引起的。于是有人产生了疑问:每次感冒都服同一种感冒药,怎么这次就过敏了呢?不是说过去服药物不过敏,以后就不会再发生过敏了吗?其实,这是对药物过敏的误解。  相似文献   
999.
[病例] 男,26岁.咳嗽、咽喉肿痛3天,发热1天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6℃,脉搏80/min,血压120/70 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哕音.  相似文献   
1000.
患儿,女,5岁,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而咳嗽,前来我院就诊,遵医嘱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京都念慈庵总厂有限公司,批号L160264)8 ml,tid,次日,患儿头面部出现荨麻疹,伴瘙痒,继而上躯干部起红疹,考虑为药物过敏反应,立即停药,给予氯苯那1/3 mg,tid.观察2d后,症状缓解,停药后改用其他止咳药,未出现上述症状。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无药物过敏史,服药前未食用其他药物和可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