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41篇
  免费   1982篇
  国内免费   1659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27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812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5031篇
内科学   3020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179篇
特种医学   1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4728篇
综合类   13022篇
预防医学   1811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7655篇
  43篇
中国医学   11252篇
肿瘤学   1549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741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879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965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1334篇
  2014年   2232篇
  2013年   2238篇
  2012年   2790篇
  2011年   3129篇
  2010年   2931篇
  2009年   2800篇
  2008年   2924篇
  2007年   2861篇
  2006年   2654篇
  2005年   2519篇
  2004年   2170篇
  2003年   2119篇
  2002年   1735篇
  2001年   1672篇
  2000年   1370篇
  1999年   1142篇
  1998年   1121篇
  1997年   974篇
  1996年   862篇
  1995年   727篇
  1994年   547篇
  1993年   399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肛门手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方法5例术后多次复发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3~13岁。腹部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远端尽可能从骶前向盆腔分离肠管,近端肠管游离保证正常结肠能无张力拖至肛门处吻合。低位盆腔肠管分离通过后矢状位切口(肛缘后上1cm),正中切开直肠后壁,直肠内剥离黏膜至齿状线,直视下修补瘘口,近端切断结肠,将正常结肠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所有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污粪,未见瘘管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游离结肠、直肠,创伤小,视野清晰,避开了粘连紧密的瘘管分离,完整结肠拖出避免了瘘管的复发,后矢状路直肠切开能直视下显示并修补瘘管。  相似文献   
32.
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延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83-2084
我们采用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取得较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因意外妊娠在我院门诊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健康妇女110例,停经49d以内,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证实为宫内早孕,阴道清洁度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近3个月内均未应用激素药物。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3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急性期护理、出院知道.结果 提倡使用长托宁治疗后35例痊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长托宁系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它能阻断乙酰胆碱对脑内M受体和N受体的机动作用,能较好地拮抗有机磷毒物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惊厥、中枢呼吸循环衰竭和烦躁不安等.  相似文献   
34.
目的:随访调查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2月行改良Soave根治术87例,年龄为17d至5岁。术后定期随访49例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38·4个月。评价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有无污粪及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的临床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38例,良(4~3分)9例,劣(2~0分)2例,3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3例患儿曾患小肠结肠炎。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35.
Ilizarov技术概述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遗留下很多开发慢性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面不能治愈的伤员。Ilizarov在自行车轮稳定性结构的启示下,于1951年发明了细钢针穿骨,张力下固定的环形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36.
张华英  倪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20-920
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病变主要侵犯结肠黏膜,以溃疡为主,病程长,轻重不一,易复发。通过我们存临床上精心仔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观将我科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林志勇  张春燕  綦成 《山东医药》2003,43(17):46-46
牙本质敏感症(Dental hypersensitivity,DH)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牙痛的常见原因之一。2001~2003年,我们采用极固宁治疗DH患者36例(102颗牙齿,年龄32~71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感染性骨不连是骨科治疗中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石膏外固定,等待骨感染控制并稳定后3~6月始能做内固定或自体骨移植等治疗,不但治疗时间长,邻近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而且仍有相当多的失败率.近些年来采用带血管的肌骨瓣或骨皮瓣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而且存在植入骨不连接甚至感染的可能.1998年3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骨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不连18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的价值。方法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对18例全结肠切除患者应用三环形回肠贮袋加选择性截流术,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14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果18例获12月~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6.7%),贮袋阴道瘘、早期炎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各1例,均治愈。术后平均排便频率:术后2周内4.9次/d,1个月3.8次/d,6个月3.1次/d,1年1.8次/d。至6个月时都能控制干便,其中控制正常者15例(83.3%),控制欠佳者3例(16.7%),无大便失禁。但稀便控制能力较差,至1年时仍有1例(5.6%)患者稀便失禁。无一例须插管排空。结论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