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639篇
  免费   44909篇
  国内免费   35050篇
耳鼻咽喉   9164篇
儿科学   5118篇
妇产科学   7332篇
基础医学   44922篇
口腔科学   9681篇
临床医学   96832篇
内科学   57370篇
皮肤病学   6124篇
神经病学   10290篇
特种医学   277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67篇
外科学   65620篇
综合类   194106篇
预防医学   32306篇
眼科学   5912篇
药学   65645篇
  806篇
中国医学   35431篇
肿瘤学   103110篇
  2024年   4233篇
  2023年   15645篇
  2022年   14712篇
  2021年   17731篇
  2020年   15879篇
  2019年   16916篇
  2018年   9615篇
  2017年   15007篇
  2016年   17508篇
  2015年   19053篇
  2014年   29457篇
  2013年   29754篇
  2012年   40186篇
  2011年   43809篇
  2010年   41957篇
  2009年   42953篇
  2008年   45774篇
  2007年   42389篇
  2006年   39278篇
  2005年   39723篇
  2004年   34224篇
  2003年   28079篇
  2002年   24393篇
  2001年   23265篇
  2000年   19049篇
  1999年   16561篇
  1998年   15342篇
  1997年   15168篇
  1996年   13541篇
  1995年   11157篇
  1994年   9765篇
  1993年   6908篇
  1992年   6217篇
  1991年   4737篇
  1990年   3274篇
  1989年   3112篇
  1988年   718篇
  1987年   539篇
  1986年   435篇
  1985年   295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0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FTS)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行手术治疗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单纯全胸腔镜手术、观察组55例采取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7%,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6.67%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胸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提高患者疗效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2.
宫颈癌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关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仍在研究中。近年研究发现一种多功能核蛋白,即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Daxx),其与细胞内蛋白或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转录调控、抗病毒等细胞活动,在不同途径中发挥不同的生理或病理作用。通过对Daxx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综述Daxx的一般特性和研究现况及其在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8例位于曝光部位,1例位于非曝光部位。4例为结节隆起型,2例为皮下结节型,1例为溃疡型,2例为混合型。5例表现为椭圆形肿块,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2例呈等、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9例呈稍高信号;DWI:5例呈弥散受限高信号表现,4例未行DWI;Gd-DTPA增强扫描:7例重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见"鼠尾征",其中5例位于皮肤,2例位于皮肤和浅筋膜。结论:较大的皮肤鳞状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术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以基因表达数据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BCAN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挖掘BCA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ccRCC患者临床资料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73731数据集的ccRCC样本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BCAN相关的蛋白。结果BCAN低表达组的ccRCC患者在病理分期及T分期方面低于高表达组(P<0.001;P=0.001);N分期及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N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P=0.033)。BCAN基因高表达组的样本主要富集在KRAS信号通路。结论BCA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成为ccRCC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5.
很多肿瘤病人,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已经是癌症晚期了,错过很宝贵的治疗时间。其实在癌症早期,肿瘤已经在不停地发出警告,而很多人却对它视而不见。实际上,如果抓住癌症的蛛丝马迹,认真追踪,一些癌症是有机会被早发现、早治疗的。  相似文献   
76.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通过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随着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大量的生物学数据资源,从大数据中挖掘所蕴藏的生物学意义,已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归纳总结基于特征基因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为肝癌的早期检测、预后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新观点。  相似文献   
77.
胰腺癌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包含胰腺星状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纤维化的致密基质环境,不仅为肿瘤创造了促进其生长和侵袭的环境,并使其对化疗和其他抗肿瘤药物产生耐受抵抗。基质中密集纤维化反应和肿瘤在免疫环境中的改变被认为是目前胰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相关研究进展,对其组成成分和致病机制以及针对基质和免疫的靶向治疗作一综述,分析肿瘤微环境对胰腺癌发生进展的重要性及其在靶向治疗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储存式自体血回输技术与前列腺癌(PCa)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探讨该技术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对比近5年在我院接受RP的随访病例45例,其中储存式自体血回输组(A组)20例,异体血输注组(B组)25例。定期随访tPSA、fPSA、直肠指捡及MRI检查等监测指标,判定肿瘤有无生化复发或转移,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A组T_(1a)~T_(1b)期8例、T_(2a)~T_(2c) 12例;B组T_(1a)~T_(1b)期14例、T_(2a)~T_(2c) 11例。A组自体输血量800 ml,B组输血量400~1 200 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理检查Gleaso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6个月;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术后12~24个月、术后24~36个月、术后36~48个月、术后48个月以上tPSA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血回收技术对于RP患者是安全的,并不增加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ox-LDL诱导的RAW264.7来源泡沫细胞DNA甲基化的作用。方法以ox-LD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泡沫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栀子苷对泡沫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无处理)、模型组(80μg/mL ox-LDL处理)、栀子苷小剂量组(80μg/mL ox-LDL+30μg/mL栀子苷)、栀子苷大剂量组(80μg/mL ox-LDL+100μg/mL栀子苷),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总胆固醇试剂盒检测栀子苷降脂效应;同时提取DNA,进行甲基化免疫共沉淀联合测序(Medip-seq)检测,并对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GO与Pathway分析。结果红油O染色结果提示:以80μg/mL ox-LDL处理的RAW264.7细胞泡沫化最为明显;栀子苷对RAW264.7来源泡沫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大剂量栀子苷(100μg/mL)能够降低细胞总胆固醇(P=0.0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共有大量异常差异基因甲基化(包括异常的基因高甲基化与基因低甲基化)。涉及多个AS相关功能与通路,如蛋白激酶C活性,MA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小剂量与大剂量栀子苷(30μg/mL与100μg/mL)均能改变泡沫细胞中异常的基因甲基化,涉及蛋白激酶C功能、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栀子苷不仅能去甲基化,同时还能促甲基化。结论栀子苷可能通过对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异常基因甲基化进行双向调控实现抗AS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