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465篇
  免费   10039篇
  国内免费   6201篇
耳鼻咽喉   1192篇
儿科学   2677篇
妇产科学   2555篇
基础医学   7839篇
口腔科学   1714篇
临床医学   41090篇
内科学   17338篇
皮肤病学   2121篇
神经病学   4592篇
特种医学   11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1篇
外科学   39853篇
综合类   87114篇
预防医学   18239篇
眼科学   2153篇
药学   33708篇
  493篇
中国医学   33643篇
肿瘤学   4625篇
  2024年   1525篇
  2023年   5745篇
  2022年   4923篇
  2021年   6309篇
  2020年   6054篇
  2019年   6279篇
  2018年   2828篇
  2017年   5444篇
  2016年   6333篇
  2015年   7158篇
  2014年   13744篇
  2013年   13875篇
  2012年   17875篇
  2011年   19114篇
  2010年   18136篇
  2009年   17433篇
  2008年   19449篇
  2007年   18112篇
  2006年   16369篇
  2005年   16889篇
  2004年   14613篇
  2003年   13589篇
  2002年   11396篇
  2001年   10010篇
  2000年   7490篇
  1999年   5775篇
  1998年   4998篇
  1997年   4350篇
  1996年   3932篇
  1995年   3199篇
  1994年   2419篇
  1993年   1555篇
  1992年   1305篇
  1991年   1261篇
  1990年   1046篇
  1989年   1110篇
  1988年   341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184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研究组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视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9.06%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视近度、视远度和平均斜视度比较,两组患者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斜视度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斜视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恢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较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有更好地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neurotropin, NTP)连续椎旁阻滞和静脉给药预防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研究比较椎旁组与静脉组治疗91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umeral score of pain, NR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对疼痛及手术有效性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评估病人术后腰腿功能改善程度,病人抑郁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人NRS,JOA,ODI及PHQ-9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1)。出院1月随访,椎旁组NRS,JOA及PHQ-9评分改善好于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月、6月,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TP连续椎旁给药预防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在早期对于疼痛、腰椎功能和情绪改善方面疗效优于静脉用药,而远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各种病因(如静脉血滞缓、静脉壁血管内膜损伤或血液高凝等)导致血液在静脉系统不正常凝集的一组疾病,包括肺动脉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海市普通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自2018年发布《上海市普通外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规范》(以下简称2018版《规范》)至今已2年,推动了上海市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防治工作的推广,同时积累了上海在血栓防治方面的临床数据。截止至2019年9月,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已有88%建立VTE防控体系,在病史中包含了VTE风险评估表,并且大部分医院已有电子病案的嵌入或纸质病史的记录;84%的医院有VTE和PE的联合会诊团队;92%医院的普通外科已按照2018版《规范》为住院病人评估VTE风险,74%的科室在病人手术后再次评估VTE风险,38%的科室在出院前会再次为病人评估VTE风险。上海市普通外科在临床实践中防治VTE的理念和实践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先进国家和医院的防治实践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并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综合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都要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3.33%(14/15),并发症发生率6.67%(1/1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12/15)、20.00%(3/15)(P <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既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颅脑外伤术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结果本例患者住院过程中,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及降钙素原检测脑脊液辅助诊断;抗生素使用方案为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静脉注射,以及联合腰大池引流庆大霉素冲洗和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鞘内注射。治疗2周后患者颅内感染好转,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结论对于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静脉用药,联合腰大池引流庆大霉素冲洗和多粘菌素B+替加环素鞘内注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2例PPHN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施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氧疗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氧疗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6.77%)较对照组(74.19%)高(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可缩短PPHN患儿氧疗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98.
99.
肝内胆管癌(ICC)可切除率低,进展期ICC的治疗有效率不高,预后很差。转化治疗在多种晚期肿瘤中有一定的疗效,是目前晚期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随着对ICC基因组的深入了解和新的治疗药物的开发及组合,基于系统化疗的联合治疗策略,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使得部分进展期ICC病人能降期转化手术,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