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77篇
  免费   3609篇
  国内免费   6050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961篇
妇产科学   288篇
基础医学   3970篇
口腔科学   568篇
临床医学   25341篇
内科学   13106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5076篇
特种医学   23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7603篇
综合类   29131篇
预防医学   5601篇
眼科学   1166篇
药学   10020篇
  67篇
中国医学   15707篇
肿瘤学   2821篇
  2024年   330篇
  2023年   1220篇
  2022年   1094篇
  2021年   1318篇
  2020年   1167篇
  2019年   1518篇
  2018年   744篇
  2017年   1346篇
  2016年   1670篇
  2015年   1927篇
  2014年   2818篇
  2013年   2916篇
  2012年   5463篇
  2011年   6127篇
  2010年   8180篇
  2009年   7508篇
  2008年   5361篇
  2007年   8266篇
  2006年   8212篇
  2005年   10390篇
  2004年   5885篇
  2003年   5699篇
  2002年   3627篇
  2001年   3348篇
  2000年   2753篇
  1999年   3931篇
  1998年   5896篇
  1997年   4873篇
  1996年   4022篇
  1995年   2763篇
  1994年   2392篇
  1993年   466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急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非心脏手术或骨骼肌损伤患常有CK—MB增高,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52.
众多临床报道称,在过去20年中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者中可能存在种族差异。然而关于接受冠脉再成形术老人中是否亦同样存在种族差异迄今罕有报道。本文意就自1990年以来,美国国内接受CABG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FTCA)老人的种族差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3.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18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移植肝恢复血液灌注后1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定义为基础肝功能),同时采用组织气体分析仪测定肝组织的氧分压,并取肝组织活检,计算水变性及坏死细胞百分比,分别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将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0~Ⅳ级),统计围手术期(术后2周内)、术后近期(术后2周至1个月)、术后中远期(1个月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0级者157例(A组),死亡7例(4.5%),71.4%(5/7)死于术后3-6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Ⅰ级者25例(B组),死亡5例(20.0%),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Ⅱ级者23例(C组),死亡5例(21.7%),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Ⅲ级者8例(D组),死亡7例(87.5%),85.7%(6/7)死于术后1个月内;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Ⅳ级者5例(E组),全部死亡,80.0%(4/5)死于术后1个月内。A组各期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和D组、E组(P〈0.01);B组、C组间各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期死亡率均低于D组、E组(P〈0.05)。结论基础肝功能、组织氧分压以及水变性和坏死细胞百分比三项指标可基本反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评级达Ⅲ~Ⅳ级者术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建立阻断左侧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PC)组大鼠20min短暂脑缺血,分别在再灌注12h、1d、3d、5d、7d、14d后,造成MCAO;脑梗死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短暂缺血组只在第一次处理时缺血20min,各组大鼠均在第二次处理后24h断头处死,检测以下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测量梗死范围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免疫印迹(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的表达。结果PC后1d、2d、3d、5d、7d组与脑梗死组相比较,脑梗死范围,梗死周边区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了;短暂性脑缺血引起了轻微的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并使缺血区HSP70的表达增加,MCAO后24hHSP70蛋白在缺血周边区出现了广泛表达。结论短暂局部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脑梗死后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性,其保护作用出现再灌注后l~7d;缺血预处理引起HSP70的变化与缺血耐受的产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6.
经鼻给予抗ICAM-1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腔给予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经鼻给予高、中、低剂量抗ICAM-1单抗干预组.采用插线法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干预组于缺血1 h经鼻给予抗ICAM-1单抗,再灌24 h后取脑行冠状切片.采用TTC、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免疫组化阳性区占总面积比.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脑标本均可见缺血侧的脑膜充血,脑组织肿胀;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及低、中、高抗ICAM-1单抗干预组脑梗死体积(以像素值表示)分别为57 042±12 483、32 871±4 325、25 932±3 103和15 325±3 356,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比分别为(6.64±0.476)%、(5.15±0.987)%、(4.36±0.682)%和(3.42±0.53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2)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可有效降低脑组织ICAM-1的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3)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的剂量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4)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比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卒中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TIA发生卒中在第1年内较一般人群高13~16倍,5年内也达7倍之多。TIA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微栓了学说,而微栓予主要来源于动脉硬化(AS)的斑块。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与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他汀类约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有重要的独立于调脂的多重作用,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尿激酶(天普洛欣)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124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冲击治疗的尿激酶组(68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6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小时、3天和15天内TIA发作的控制率分别为67.6%、89.7%和97.1%,均高于对照组的14.3%、76.8%和85.7%(P<0.01)。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冲击治疗能迅速控制频发TIA发作,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9.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恶性肿瘤特异性因子(TSGF)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疾病中特异性较高的一项指标。近3a我们用癌症快速检测试剂盒对66例各类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员的TSGF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选用WCX2蛋白质芯片对50例内异症及48例对照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筛选内异症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结果:在Mr 0~50000范围内,检测出106个蛋白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峰有4个。将发现的差异蛋白峰在Swiss蛋白数据库中搜索,发现Mr 9280蛋白峰与玻璃粘连蛋白Vitronectin相符。Vitronectin属于整合素家族,在内异症的粘附、侵袭、血管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他的蛋白峰没有发现与之相匹配的蛋白,提示可能为新的蛋白质。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其对内异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SELDI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单易行、样本用量少、高通量、重复性好的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