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86篇
临床医学   466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982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1篇
中国医学   33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红 《中原医刊》2004,31(20):53-54
目的:找出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之差异,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分析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各30例。结果:与正常成人颅脑CT图像相比,新生儿脑组织灰白质密度均较低,且分界不清;存在透明隔间腔;无生理性钙斑;第四脑室、基底池较宽大;硬膜窦CT值偏高。结论: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诊断疾病时不要误认为异常。  相似文献   
22.
硝普钠对慢性染铅鼠脑组织中NO、SOD、MDA含量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慢性染铅鼠脑组织中NO、SOD、MDA含量水平的影响 .方法 :建立慢性染铅鼠模型 ,隔日灌服醋酸铅 ,约 4周 ,观察给药 (硝普钠 )后 3h、12h、2 4h脑组织中NO、SOD、MDA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NO含量升高 ,SOD活性增强 ,MDA的含量下降 ,各观察时点均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给予外源性硝普钠后 ,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减低 ,提示硝普钠对慢性铅中毒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促使病情好转,减少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是护理工作十分艰巨而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4.
脑出血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血肿的压迫造成脑组织直接受损及其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临床治疗首要原则为清除血肿及减轻脑水肿。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不用全麻、床旁即可操作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现将2001年6月~2004年5月收治的行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54例脑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而脑水肿是引起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与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血肿成分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红细胞作为血肿中的主要成分对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由于红细胞所引起的脑水肿是在脑出血后数天触发的,因此针对红细胞及其内容物的作用进行干预有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新方法[2]。血肿中的红细胞溶解破裂后,释放血红蛋白并降解为血红素,同时血红素在血红素氧合酶的…  相似文献   
26.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3(Sup 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 ,SOCS 3)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反馈通路中重要的调节者之一。研究证明 ,IL 1β、IL 6等细胞因子可诱导脑组织中SOCS 3表达。本研究通过向BALB c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 (LPS) ,模拟外周革兰阴性菌感染 ,观察感染后不同部位脑组织SOCS 3基因的表达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的作用规律 ,提供实验依据。选用BALB c小鼠 15只 (雌性 ,4周龄 ) ,随机分为LPS组 (以LPS 5 μg 0 .5ml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 0 2 71…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 将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科组和微创组)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中的近期优良率(50%)和远期良好率(42.5%)高于内科组的近期优良率(26.3%)和远期良好率(10.1%);微创组病死率(31.5%)明显低于内科组(65.8%)。结论 微创置管手术较内科治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轻、中重型病人的预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对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 8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 (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 (或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及术后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 ,观察脑组织氧分压 (PbtO2 )、二氧化碳分压 (PbtCO2 )和pH值 (pHbt)的变化。 结果  (1) 2 8例脑外伤患者在剪开硬脑膜后PbtO2 、pHbt分别从 (13± 4 )mmHg、(6 .96± 0 .15 )增加至 (2 1± 5 )mmHg、7.0 5± 0 .12 (P <0 .0 5 ) ,PbtCO2 从 (6 1± 6 )mmHg下降至 (5 3± 5 )mmHg(P <0 .0 5 )。(2 )其中 2 4例脑外伤患者在血肿清除后 ,PbtO2 、pHbt值分别从 (2 1± 4 )mmHg、7.0 5± 0 .11增加至 (2 8± 6 )mmHg、7.15± 0 .10 (P <0 .0 5 ) ,PbtCO2 从 (5 2± 6 )mmHg下降至 (4 5± 4 )mmHg(P <0 .0 5 )。 (3)PbtO2 <10mmHg持续 30min以上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1)脑组织氧代谢监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监测手段 ,能直接动态反映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 ,及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 ,以指导治疗。 (2 )持续进行脑组织氧代谢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9.
本实验以生理盐水,iloprost及其改良液为保存液,在4℃保存兔胎脑皮质组织,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在保存过程中的腺苷酸含量变化,以了解胎脑组织在4℃保存时的能量代谢情况。结果显示,在生理盐水组及iloprost液组,随保存时间延长,胎脑组织中的三磷酸腺苷含量,能量负荷水平明显下降,在保存2小时接近耗竭,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
观察了小鼠暴露在不同海拔梯度下脑含水量改变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由低海拔区快速进入高海拔区后脑组织的湿干比值和含水量均有增高(P<001),以进入高海拔区后的第7d为最高峰。组织学观察表明,此时脑神经细胞肿胀,胞浆内有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和微血管周围有明显空晕。以上结果揭示,由低海拔区快速进入高海拔区后可致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