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6篇
  免费   952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耳鼻咽喉   263篇
儿科学   260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6160篇
内科学   2043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63篇
特种医学   1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820篇
综合类   9322篇
预防医学   1267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3217篇
  26篇
中国医学   915篇
肿瘤学   89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601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1797篇
  2011年   1890篇
  2010年   1807篇
  2009年   1725篇
  2008年   1842篇
  2007年   1812篇
  2006年   1526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430篇
  2003年   1321篇
  2002年   1208篇
  2001年   1039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584篇
  1997年   556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常见急症,若临床处理不当,可导致胸膜破口久不愈合,肺不复张,住院时间延长,甚至造成气胸“难治”、支气管胸膜瘘形成。本文就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2.
背景:以前已经有一些在成年患者应用经皮内镜下盲肠造瘘术(PEC)及顺行保留灌肠(ACE)的个例报道。到目前为止牵拉法PEC均采用厚套管的导管。作者采用10F Chait Trapdoor盲肠造瘘术导管(CTCC)对成年患者进行介入法(IM)PEC。目的:报道作者应用新方法对成年患者进行PEC的经验。设计:病例序列研究。机构:日本单个研究机构。患者:5例肠梗阻患者和15例慢性重度便秘患者。干预:干预方法为牵拉法PEC或者IMPEC加引流或者ACE。对5例小肠梗阻患者,应用18F~24F的套管导管采用牵拉法PEC对扩张的肠道进行减压。对15例慢性便秘患者,应用球囊导管(11F或15F)和CTCC进行IMPEC。ACE隔日进行一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且有效地(减压和排泄)完成了PEC。采用IMPEC的患者中,有5例置入了15F球囊导管,10例置入了11F球囊导管。1例患者发生了即刻出血。球囊破裂发生在置管后的第1个月或者平均1个月内。10例置入11F球囊导管的患者中有9例改为CTCC。与套管导管相比,使用CTCC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突发性的球囊破裂,减少漏出和肉芽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33.
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科对15例患有结核性胸膜渗液的患者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进行治疗.发现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引流彻底、病程短等特点.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病人男,56岁。体检时发现前上纵隔肿瘤10d。病人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胸痛等症状。查体: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胸部CT检查示“前上纵隔囊性肿块,大小约11cm×6cm×3cm,性质待查”。B超检查“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占位”。2004年12月,入院后5d在全麻下行“前上纵隔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11cm×6cm×3cm大小,呈囊性,肿瘤与左纵隔胸膜有轻度粘连,分离胸膜,完整切除肿瘤,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囊性肿物,11cm×6cm×3cm大小,表面灰白、灰黄、灰褐色,切面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囊,分别为5.5cm×3.2cm、4.5cm×3.…  相似文献   
35.
我们于2004年6月-2005年4月对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进行了有效观察及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 ,5 3岁。餐后寒颤、高热 3d住院。有间断发作性畏寒高热 8年 ,初起每年 1次 ,以后 3~ 4年每年 2~ 3次 ,每次发热历时 3至 4周。多发生于中餐后 1~ 2h ,3~ 4h后热退至正常 ,无其他不适及异常表现。抗生素、退热药对之无明显作用。饮食正常。 10年前有胆囊手术史。体检 :神清 ,体温 39.4℃ ,脉博 116次 /min ,急性病容 ,无贫血貌 ,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 ,腹平软 ,肝、脾未扪及 ,右腹直肌旁有手术疤痕长 8cm ,愈合良好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抗双链DNA抗体均正常 ,胸片、肝胆脾胰及双肾超声…  相似文献   
37.
胆内瘘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内瘘指肝外胆管系统与其他空腔脏器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 ,临床少见 ,且术前确诊率较低。我们自 1986年以来共收治 1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2 3~ 76岁 ,平均 43岁。病因为胆囊结石 8例 ,单纯胆囊炎 1例 ,胆总管结石 3例 ,胃窦癌 1例 ,巨大胃窦部溃疡 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临床表现主要是胆系感染引起的发热、腹痛等 ,常间断发作 ,多与饮食有关。严重时因胆道梗阻可出现黄疸 ,甚至重症胆管炎。根据病因的不同 ,可有不同的慢性病史 ,如溃疡、肿瘤等。经上消化道造影确诊 5例…  相似文献   
38.
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病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并发症,其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率较一般的胆囊结石病患者高。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胆囊内瘘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性,36岁。车祸致颅脑外伤1年后自觉右眼胀痛,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球突出,视物呈双影就诊。查体:视力:0.1(OD),眼压:71mmHg。眼睑位置及色泽正常,眼球突出,无偏斜及震颤。结膜呈暗紫色淤血,角膜透明、光滑。瞳孔扩大约7mm,直、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视盘发白,C/D=0.9,网膜可见大量点片状及火焰状出血斑,视网膜血管变细,部分血管闭塞并有白鞘,管壁反光度较弱,黄斑部可见出血斑,中心凹反光不见。触诊眼球有明显搏动感,  相似文献   
40.
王洪华  杨国宝  邱金中  蔡浩 《江西医药》2006,41(10):747-748
目的总结术后胰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年诊治的10例胰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建立有效的腹腔引流是治疗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