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5篇
  免费   1299篇
  国内免费   971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1047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1792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2089篇
内科学   759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978篇
特种医学   9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39篇
综合类   4472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893篇
药学   1266篇
  18篇
中国医学   612篇
肿瘤学   1269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1030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957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94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625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87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小儿盆腹腔脂肪母细胞瘤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母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胚胎脂肪的良性间质性肿瘤,是好发于婴幼儿期和儿童早期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其典型的发生部位是四肢和躯干,很少发生于头颈部、纵隔和腹膜后。现将我院诊治一盆腹腔巨大脂肪母细胞瘤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管林军  邓义 《中外医疗》2009,28(24):179-179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是外胚层神经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沿嗅神经向上穿越筛板侵犯前颅窝嗅沟区是其特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影像学在其病变定位、恶性程度判断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需要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不同相关疾病脑胶质细胞增生的CT、MRI表现,总结其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脑胶质细胞增生表现的CT、MRI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在8-55岁之间,好发于额颞部。CT表现为多呈低密度区,少数其中有高密度结节灶,多无增强效应。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FLAIR像上呈明显的高信号。结论脑胶质细胞增生的CT表现多样,无明显的特异性,但结合患者病史常能得出较明确的诊断。MRI较CT的诊断正确率较高,MR常能综合多序列影像的特点,从而得出较明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异常,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微卫星灶分析方法,研究髓母细胞瘤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LOH).结果收集20例髓母细胞瘤,应用20个特异性标记物对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7%的可分析病例具有等位基因的丢失.染色体短臂(11p)和长臂(11q)上的杂合性丢失率分别为27%和13%.同时,在11 p13-15.1上发现了一个共同丢失位点.结论 11 p13-15.1上很可能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丢失可能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根据基本临床特征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46.
Rb1基因第16内含子内21个碱基缺失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地研究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Rb1基因杂合性突变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PCR—SSCP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白细胞DNA中Rb1基因杂合性突变。结果50例证实有Rb1基因杂合性突变的病例中有1例发生于第16内含子中可以用3种定位方法解释、具有相同序列的21个碱基缺失。结论这种极为少见的Rb1基因突变方式可能是由于破坏了正常拼接位点的结构而激活了“隐蔽拼接位点”,导致异常的Rb1基因mRNA产生或由此影响整个拼接过程。  相似文献   
47.
髓母细胞瘤14例术后放疗的远期观察付学玲(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放疗科221009)关键词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远期疗效中图法分类号R730.55本科自1980年2月至1994年2月共收治髓母细胞瘤病人14例。对这些病人进行了放疗后的远期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4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呆Ⅰ号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l-2和bax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结果发现:前脑缺血再灌注3~7 d bcl-2表达呈强阳性.再灌注7~10 d bax表达呈强阳性.用药组bcl-2和bax的表达较模型组均减弱.而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bcl-2和bax的表达.且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l-2和bax的强弱与神经细胞的存亡有关.本实验提示: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bcl-2和bax呈动态变化,抗呆Ⅰ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筛窦侵袭性骨母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