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10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68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44篇
  3篇
中国医学   250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田玉美,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田老治学严谨,医术精淇,医德高尚。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长消化、泌尿系统及妇科病的诊治。田老在教学、临床同时,勤于著述立说,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胃脘痛黄××,女,57岁。1989年12月14日初诊。胃脘疼痛20余年,1985年钡餐及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先后服用香砂  相似文献   
32.
龙建新 《中医杂志》2005,46(11):814-814,831
反流性食管炎可与中医之"胃脘痛、吞酸、反胃、呃逆"等相对应,病因多以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多见.笔者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属肝胃不和型,疗效较为满意.根据其具体临床表现可兼见气滞、火郁、血瘀等不同,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2003年5月-2006年12月,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3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35.
采用自拟胃病散(樟脑、细辛、血渴、乳香、没药、荜拨、吴萸、元胡等)穴位敷贴冶疗炎性胃痛128例,止痛与影像疗效为95%及91%。  相似文献   
36.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传导糟粕,它们共同完成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及津液的输布和废物的排出。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胃肠之正常受纳、传导与排空又是其重要环节。胃以降为顺,肠以通为和。《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临床上导致胃肠疾病的原因甚多,但其病机总不外乎阻闭壅滞;治法虽广,亦不离乎通降。如《医学新传》所言:“夫痛  相似文献   
37.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痛为主动症.常伴有上腹部胀满,暖气吞酸,饮食不适等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及部分胰腺和胆道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动症者.均属本病的范畴;现代名老中医对胃脘痛的辨治和用药方面有许多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38.
卢永兵 《中医研究》1995,8(5):34-35
本文用自拟安胃散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具有改善胃粘膜循环作用,从而促进炎症吸收、溃疡修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胃脘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倒,采用中医推拿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的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3.3%,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33.3%,有效率7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推拿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胃脘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