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79篇
  免费   5258篇
  国内免费   3555篇
耳鼻咽喉   1587篇
儿科学   845篇
妇产科学   1838篇
基础医学   3881篇
口腔科学   1080篇
临床医学   15487篇
内科学   6608篇
皮肤病学   2102篇
神经病学   2083篇
特种医学   57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8210篇
综合类   29238篇
预防医学   6326篇
眼科学   694篇
药学   10003篇
  129篇
中国医学   5696篇
肿瘤学   8117篇
  2024年   584篇
  2023年   2168篇
  2022年   1867篇
  2021年   2296篇
  2020年   2227篇
  2019年   2359篇
  2018年   1286篇
  2017年   2145篇
  2016年   2465篇
  2015年   2785篇
  2014年   4617篇
  2013年   4807篇
  2012年   6170篇
  2011年   6745篇
  2010年   6359篇
  2009年   6021篇
  2008年   6730篇
  2007年   6191篇
  2006年   5616篇
  2005年   5577篇
  2004年   4545篇
  2003年   4264篇
  2002年   3597篇
  2001年   3310篇
  2000年   2375篇
  1999年   2038篇
  1998年   1954篇
  1997年   1722篇
  1996年   1616篇
  1995年   1274篇
  1994年   1005篇
  1993年   706篇
  1992年   620篇
  1991年   513篇
  1990年   412篇
  1989年   445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992.
为观察食管癌术后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效果,将64例放置胃肠减压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患者(观察组)与全部由静脉输液提供营养的患者(对照组)支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体质量减轻、血浆蛋白减少及抗感染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对促进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3.
病变椎体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腰椎转移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胸腰椎转移瘤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加后外侧"T"形切口行病变椎体切除、钛网 切除的肋骨或取自体髂骨填充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16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术后患者腰背痛及放射性疼痛基本缓解,均于术后早期开始肢体功能锻炼,术后2-3周离床活动。随访8个月-3年,患者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明显改善,3例C级患者2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D级5例均恢复到E级。影像学复查内固定物无松动、断钉、断棒现象,钛网无移位,椎体无塌陷。结论:经后正中加后外侧"T"形切口手术切除病变椎体并重建脊柱的三柱稳定性结构治疗胸腰椎转移瘤是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重视器官移植术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器官移植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脏器疾病及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至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展的肾移植病例已超过60 000例,肝移植病例超过7 000例,同时大器官移植包括心脏、胰腺、小肠移植以及多脏器联合移植等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初步经验,评估其手术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7例临床诊断为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施行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为30岁,睾丸肿瘤大小为3.0 cm×2.5 cm×2.0 cm~6.5 cm×4.5 cm×3.0 cm,左侧3例,右侧4例,均通过B超、腹膜后CT、胸片检查,并施行了根治性睾丸切除和病理证实。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了3个疗程的化疗。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无1例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20~210 min,平均160 min,手术失血量50~200 ml,平均150 ml,均未输血。术后1~3 d肛门排气,于1~2 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病理报告6例均无转移性淋巴结,其中1例为1/18淋巴结转移,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阴茎勃起功能良好,射精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血hCG、AFP均阴性,B超复查均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胸片表现均正常。其中淋巴结阳性1例患者术后接受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无瘤存活。结论: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96.
主动脉冠状窦瘤又称Valsalva's窦瘤,当瘤壁破裂与邻近的心腔相通形成血液分流时,即称之为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衰或心包填塞,死亡率较高.尽管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超声心动图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冠状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冠状窦瘤及其破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梨状窝炎性假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困声嘶1年入院。患者1年前曾有咽部卡骨头病史,而后出现声嘶,外院喉镜检查显示右声带水肿,抗炎治疗后略好转并定期随诊。入院1周前复查纤维喉镜发现右梨状窝占位性病变,黏膜光滑,声带运动正常。  相似文献   
998.
经肛门切除低位直肠间质瘤并肛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7岁.因排便排尿困难、便条变扁、腹部不适1年,加重1个月于2006-02-26入院.无便血.肛诊:膀胱截石位1点、距肛缘外3 cm处见一直径约2 mm外瘘口,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可扪及指向肛管的索条状物.  相似文献   
999.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中KGF、p16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子宫颈鳞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随着子宫颈上皮从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进展,癌变的危险依次升高。而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1000.
我院甲状腺手术多数采用双侧颈丛阻滞麻醉,此种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符合手术要求。手术病人只要消除手术焦虑,充分做好相关术前准备,特别是手术前积极练习好头、颈过伸体位,术中不使用镇静药物都能达到良好麻醉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我们手术室于2003年9月18日接收了1例甲状腺瘤摘除术手术患者,由于患者精神过于紧张,对术中头、颈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