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23篇
  免费   6194篇
  国内免费   4021篇
耳鼻咽喉   242篇
儿科学   507篇
妇产科学   197篇
基础医学   2227篇
口腔科学   699篇
临床医学   12868篇
内科学   10417篇
皮肤病学   469篇
神经病学   341篇
特种医学   43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8篇
外科学   9929篇
综合类   34666篇
预防医学   5985篇
眼科学   374篇
药学   23816篇
  173篇
中国医学   22395篇
肿瘤学   6419篇
  2024年   674篇
  2023年   2436篇
  2022年   2101篇
  2021年   2789篇
  2020年   2794篇
  2019年   3194篇
  2018年   1605篇
  2017年   2719篇
  2016年   3006篇
  2015年   3538篇
  2014年   6343篇
  2013年   5894篇
  2012年   7365篇
  2011年   7552篇
  2010年   7173篇
  2009年   7061篇
  2008年   7598篇
  2007年   6964篇
  2006年   6592篇
  2005年   6466篇
  2004年   5396篇
  2003年   5415篇
  2002年   4515篇
  2001年   4097篇
  2000年   3667篇
  1999年   2899篇
  1998年   2892篇
  1997年   2646篇
  1996年   2250篇
  1995年   2069篇
  1994年   1653篇
  1993年   1230篇
  1992年   948篇
  1991年   824篇
  1990年   681篇
  1989年   600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阿卡波糖片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卡波糖片+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A1c、2hPG、FB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TG、T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可在阿卡波糖片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对控制血脂、血糖作用更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84.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目的 探讨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CIU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2)观察组患者的风团数目减少、风团变小、瘙痒评分降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4)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缓解CIU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数目,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胃十二指肠出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红蓝球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单药治疗,研究组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住院天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短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除白细胞计数外,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Rockall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Rockall评分和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能够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合并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缩短出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金水宝片联合依诺肝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的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常规应用依诺肝素抗凝,观察组在对照组抗凝基础上加用金水宝片,各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脂变化及持续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宝片联合依诺肝素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水平,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