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89篇
  免费   3644篇
  国内免费   2561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954篇
妇产科学   144篇
基础医学   216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1171篇
内科学   3881篇
皮肤病学   316篇
神经病学   183篇
特种医学   27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篇
外科学   10709篇
综合类   24209篇
预防医学   4613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9382篇
  113篇
中国医学   19958篇
肿瘤学   1803篇
  2024年   511篇
  2023年   1874篇
  2022年   1525篇
  2021年   1996篇
  2020年   1875篇
  2019年   2069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825篇
  2016年   2018篇
  2015年   2392篇
  2014年   4118篇
  2013年   4024篇
  2012年   5097篇
  2011年   5563篇
  2010年   5043篇
  2009年   4849篇
  2008年   5089篇
  2007年   4738篇
  2006年   4114篇
  2005年   4237篇
  2004年   3879篇
  2003年   3740篇
  2002年   3139篇
  2001年   2970篇
  2000年   2372篇
  1999年   2089篇
  1998年   1824篇
  1997年   1652篇
  1996年   1666篇
  1995年   1281篇
  1994年   953篇
  1993年   801篇
  1992年   549篇
  1991年   495篇
  1990年   425篇
  1989年   393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患者,男,57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4天”于2005年1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纳差、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体检:右下腹稍膨隆,可触及一包块,约10cm×6cm×5cm大小,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无触压痛,不可推动。尿常规检查:红细胞 ,白细胞 。B超探查未见右肾,于盆腔右侧见一实性团块,大小11.2cm×5.6cm,与左肾对比形态异常,考虑为右侧肾异位。其上极有一5.9cm×7.2cm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并见少量积液。右输尿管上段有一0.6cm×0.7cm强回声光团,后伴身影;左肾稍大,未见积液及明显占位性病变;膀胱内…  相似文献   
72.
自拟消疳饮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疳证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1C-乙酸盐PET显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肾肿瘤显像的关系。方法29例疑肾肿瘤患者行^11C-乙酸盐PET早期及延迟显像,其中22例1周内行^18F—FDG PET显像。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检查或CT、随访结果。患者静脉注射^11C-乙酸盐后即刻采集肾脏部位早期图像,以反映肾皮质血流灌注;10min后采集延迟图像,以反映^11C-乙酸盐在肾皮质内的代谢。观察^11C-乙酸盐在人体内的分布,并比较^11C-乙酸盐与^18F—FDG肾肿瘤显像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类型、分级的关系。结果^11C-乙酸盐在人体内以胰腺摄取最高,并可能经胰液分泌人肠道。肾皮质对^11C-乙酸盐摄取随时间而变化,延迟相大部分原发肾皮质肿瘤(13例中分级Ⅰ~Ⅱ为12例)对^11C-乙酸盐摄取高于正常肾皮质,阳性率为76.9%(10/13例);而^18F—FDG显像仅为30.8%(4/13例)。6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1C-乙酸盐显像阳性仅2例;其中5例行^18F—FDG显像,均阳性。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1C-乙酸盐早期及延迟显像均清晰显示,2例输尿管炎症对^11C-乙酸盐无摄取。结论^11C-乙酸盐PET显像对恶性程度较低的肾皮质肿瘤显像阳性率较高,可弥补^18F—FDG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74.
古人称“发为血之余”,收集人的头发,除去杂质后用水洗净、晒干,放瓷器钵内或锅内盖严,用泥封固,盖上放米少许,煅烧至米成黄色为度,待冷取出,退去火气,研极细末备用,就成了神奇的中药一一血余炭。中医认为血余炭味苦、性平,入肝、胃经,有止血消瘀、补阴利尿的功用.可用于多种出血证,如血淋、崩漏、咯血、衄血、便血等,能止血兼能消瘀。现代分析表明,人发含胱氨酸,是角蛋白的一种;血余炭含碳素。动物实验中,血余炭确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以及血浆再钙化时间,此外还有利尿作用。现将血余炭的部分应用单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5.
一、病因病机从发病情况看,本病以北方寒冷地区发病率为高,患者表现为冬重夏轻,遇寒加重,遇暖缓解。可见本病之外因为风寒之邪,寒邪束肺为本病之标。本病如发于幼年者,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以至自愈;而发于成年特别是发于老年者则病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此点提示本病与老年肾气虚弱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且本病患者亦多有其他肾虚表现,故认为肾虚正气不足乃为本病之本。肺肾两脏为金水相生关系。肺虽主气,司呼吸,而肺气实由肾中之真水真火相互蒸化而生成,故肾气衰弱则肺气化生无源而必虚,肺气虚则抗寒力弱而易于被寒邪所伤(肺恶寒)。肺气…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大鼠梗阻性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7 d、14 d取肾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畔OPN和MCP-1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肾组织中OPN mRNA和MCP-1 mRNA的变化.结果:OPN、MCP-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OPN、MC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PN、MCP-1蛋白和mRNA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介导炎症过程,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7.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曾名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以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HV)引起的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自1932年由前苏联最早描述后,该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均有显著进展,本文就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受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我国除青海、台湾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发生,病死率为3%-5%。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因农民接触鼠类机会较多,我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80%-90%以上为农民,其首诊多为乡村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院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对该病的转归及预后至关重要。由于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近年不典型病例增多、新疫区不断增多、没有特异性诊断技术、临床医生认识不足等因素,误诊误治病例逐年增多,常因此导致延误治疗甚至病情恶化。现将笔者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9.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病毒、病毒受体、细胞因子、自由基、特异性CTL反应、HLA差异性均可能与发病有关.此文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0.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孤立肾肿瘤安全有效[J Urol 2006,175(2):4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