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80篇
  免费   2907篇
  国内免费   2421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958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214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020篇
内科学   4271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835篇
特种医学   2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篇
外科学   10488篇
综合类   22050篇
预防医学   422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8047篇
  109篇
中国医学   10481篇
肿瘤学   1587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626篇
  2022年   1403篇
  2021年   1745篇
  2020年   1630篇
  2019年   1809篇
  2018年   872篇
  2017年   1500篇
  2016年   1712篇
  2015年   2095篇
  2014年   3505篇
  2013年   3515篇
  2012年   4445篇
  2011年   4867篇
  2010年   4377篇
  2009年   4280篇
  2008年   4547篇
  2007年   4145篇
  2006年   3623篇
  2005年   3841篇
  2004年   3325篇
  2003年   3106篇
  2002年   2571篇
  2001年   2382篇
  2000年   1892篇
  1999年   1704篇
  1998年   1463篇
  1997年   1338篇
  1996年   1296篇
  1995年   1021篇
  1994年   779篇
  1993年   660篇
  1992年   439篇
  1991年   426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 及体内外实验探讨六味地黄汤(LWDHD)干预肾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平台检索筛选LWDHD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VennDiagram包对LWDHD活性成分靶点和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交集)靶点,即为LWDHD治疗肾纤维化的关键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LWDHD治疗肾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核心活性成分;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分别通过DAVID数据库、R语言软件的Pathview包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2)体内实验: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LWDHD组(6.75 g·kg-1)及依那普利组(10 mg·kg-1),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各组以相应药物灌胃给...  相似文献   
992.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由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结合中医“络病学说”“癥瘕理论”与现代医学肾脏病理特征,“肾虚络瘀,肾络癥瘕”是RIF的主要病机,正气亏虚,累及肾气,肾虚气化不利,痰热瘀毒等实邪阻滞肾络,相互胶结,形成癥瘕,积聚于肾络导致了RIF。自噬是细胞体内将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变性的蛋白质等代谢产物进行降解与重吸收的过程,自噬参与了RIF发生的诸多环节,与RIF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将自噬与中医学结合研究发现,机体内生痰热瘀毒等实邪的代谢与自噬降解和重吸收功能相关,自噬在一定程度上是消除痰热瘀毒等实邪的方式,正气不足,累及肾气,肾虚气化不利,自噬功能不足,会引起痰热瘀毒等实邪累积,瘀阻肾络则易形成肾络癥瘕造成RIF,肾虚络瘀是自噬不足的基础,肾络癥瘕是自噬不足的微观病理表现,自噬不足与肾络癥瘕形成具有相同的病机演变,该文就RIF“肾虚络瘀,肾络癥瘕”病机,结合RIF-自噬病理机制,深入探讨“肾虚络瘀-自噬不足-肾络癥瘕”在RIF的相关性,全面诠释“肾虚络瘀,肾络癥瘕”病机的科学内涵,以期从中医理论阐述自噬在RIF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为RIF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提供新...  相似文献   
993.
原发性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诊断的恶性肿瘤和癌症致死的首要因素之一,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在我国,受地域差异影响,肺癌对于各地区的影响虽有所不同,但仍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西医治疗肺癌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西医、中医配合治疗,或者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必然趋势。中医治病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包括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故中医对于肺癌的治疗讲求虽病一脏,应治全身,与五脏一体观理论相对应。即对于肺癌的治疗除了治疗肺脏之外,还应同治脾、肾。肺、脾、肾三脏在五行上分别对应金、土、水,依据五行相生关系,土生金,土为金之母,金生水,水为金之子,益火(肾)补土,通过补益肺的母及子,治疗肺脏疾病,相生相化,生化不绝。肺癌耗气日久必累及母脏,子盗母气,应虚则补其母,故采用培土生金法以扶正治本,土旺金自生,自去肺虚之候。肺肾亏虚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阴虚日久则金不生水,水不润金,故应母子同补,采用金水相生法以滋肾润肺,肺阴得润,肺自宣降有力。脾为肺之母,肾为肺之子,肺癌日久则致母亏子虚,故采用益火补土法以益肾健脾,先后天皆充,肺亦调节有度。肺脾肾三脏调和则气血化生有源,气血阴阳平衡,机体自我康复能力再现,治疗肺癌会取得更好的疗效。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安周身以治肺癌,治疗肺癌时肺脾肾三脏同治,以肺脾肾为中轴,采用培土生金、益火补土、金水相生的治法治疗肺癌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微流控肝、肾芯片是近年来进行新药研发、药效毒理研究和机制探索、疾病模型构建的优选模型载体。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当动物疾病模型难以构建时,用体外模型数据代替动物模型数据进行新药申报的大背景下,微流控芯片因为具有高通量、能高度仿生生命体特征、可方便进行重复给药的正常或病理状态下的药物毒性评价且允许对培养物培养过程进行实时诱导、监测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关注。在毒理学研究中,肝、肾芯片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物种来源的2D单培养和共培养、3D培养、球状体/类器官细胞、精密切割肝、肾切片、永生化细胞系或夹心培养细胞系等培养物,构建适合不同物质药效毒理学检测的体外模型。该模型最大化模拟或保留肝脏和肾脏的脏器功能和体内微环境,包括特定的生理组织结构、多细胞相互作用/串扰、多器官相互协作/反馈等,以得到与体内实验数据相近或相同的结果,减少了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同时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微流控技术提供的微流体不仅能为内容物培养提供必要的剪切力微环境,还能解决目前由于肝、肾芯片培养过程中组织供氧不足、营养物质的缺失、代谢物堆积,导致的细胞凋亡甚至组织坏死纤维化,难以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995.
泄泻类疾病在临床上存在兼症变化多、难治愈、易反复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可对其根本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并对全身气血气机进行调理,中药治疗泄泻具有疗效明显,且不易反复的特点。李应存教授认为脾肾两虚型泄泻常由饮食不节、情绪、外感湿邪等导致。因脾肾虚衰,其运化输布水液不力,更会出现湿气内阻,水液内停之虚实夹杂的症状。李应存教授根据此病型病因病机,结合挖掘敦煌大补脾汤与大补肾汤,提出补脾调肾法治疗脾肾两虚型泄泻,以补法为主,并根据其兼症进行加减组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强骨健肾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420例骨关节炎患者予强骨健肾胶囊或壮骨关节丸治疗,其中强骨健肾胶囊治疗组300例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120例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67%、36.67%、80.83%,以治疗组效果最好(P《0.01).且强骨健肾胶囊能明显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P《0.01),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P《0.01).结论强骨健肾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具有明显的镇痛、消肿作用,能调节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状态.  相似文献   
997.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主要有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阻塞引起的肾损害。 1 药物对肾的毒性机制 1.1 肾毒性药物的细胞毒作用:肾毒性药物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的细胞膜而造成肾脏损害,其细胞毒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肾脏在浓缩尿液时,由于逆流倍增的作用,肾髓质和乳头部药物浓度明显增高,易导致肾乳头坏死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有些药物能诱导细胞内的多种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  相似文献   
998.
肾结核 (RenalTuberculosis)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 ,本文对 16例肾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 1994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间肾结核病例 16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岁~ 45岁 ,均为单侧肾结核 ,其中 2例有明确家族史 ,9例有肺结核 ,14例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 ,2例经抗结核随访证实。使用西德SOMATOMAR·C型全身CT机进行上中腹部扫描。扫描层厚 5 -10mm ,每例均做平扫与增强扫描 ,造影剂为 6 0 %泛影葡胺按 1.5ml kg肘静脉团注。图像分析 …  相似文献   
999.
林嘉  吴振贵 《海南医学》2001,12(5):95-95
患者男 ,32岁。因视物模糊、双下肢浮肿5月余 ,加重 1月入院。双下肢浮肿呈凹陷性 ,液尿次数增多 ,伴面、颈、胸前部皮疹 ,休重增加达 10公斤。无头晕、头痛 ,无胸闷、心悸。无家族性高血压病史。体检 :脉搏 :90次 /分 ,血压 :2 5 . 0 /18.0 Kpa,面、颈、胸前部有散在皮肤痤疮 ,心肺无异常体征。腹软 ,左侧中上腹可扪及一约 2 5 x2 0 cm的包块 ,质硬 ,表面光滑 ,无压痛 ,活动差。双下肢凹陷性水肿。B超 :左中上腹部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门静脉增宽。左肾结石。肾盂静脉造影显示 :左中上腹部巨大软组织肿块影 ,左肾、左输尿管呈受压旋转、移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山莨菪碱 (6 5 4- 2 )、开搏通、立其丁、多巴胺、心痛定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选择改善肾功能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择 474例 HFRS患者 ,入院后随机分为 6 5 4- 2组、开搏通组、立其丁组、多巴胺组、心痛定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79例。结果 前五组在尿蛋白消失时间、 BU N、β2 -微球蛋白复常时间、少尿期发生率、少尿期和多尿期持续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尤以开搏通组和立其丁组最为明显 (P <0 .0 5、 0 .0 1或0 .0 0 1)。结论  6 5 4- 2、开搏通、立其丁、多巴胺和心痛定能促进 HFRS患者的肾功能恢复 ,而以开搏通和立其丁为优。提示HFRS患者可常规应用 5组所用药物 ,对于重症患者 ,可联合应用 2~ 3种上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