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668篇
  免费   54160篇
  国内免费   46589篇
耳鼻咽喉   6797篇
儿科学   9183篇
妇产科学   8232篇
基础医学   60858篇
口腔科学   11925篇
临床医学   100486篇
内科学   78066篇
皮肤病学   9796篇
神经病学   18176篇
特种医学   237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11篇
外科学   52306篇
综合类   245211篇
预防医学   49181篇
眼科学   7892篇
药学   102178篇
  964篇
中国医学   74837篇
肿瘤学   58781篇
  2024年   6852篇
  2023年   22617篇
  2022年   20019篇
  2021年   24483篇
  2020年   22510篇
  2019年   24304篇
  2018年   13434篇
  2017年   21253篇
  2016年   23380篇
  2015年   25974篇
  2014年   37905篇
  2013年   38118篇
  2012年   51166篇
  2011年   56053篇
  2010年   52278篇
  2009年   51419篇
  2008年   54913篇
  2007年   50845篇
  2006年   47025篇
  2005年   47770篇
  2004年   40440篇
  2003年   33742篇
  2002年   25600篇
  2001年   23148篇
  2000年   18513篇
  1999年   15134篇
  1998年   12295篇
  1997年   10860篇
  1996年   9382篇
  1995年   7888篇
  1994年   7660篇
  1993年   5181篇
  1992年   4078篇
  1991年   3538篇
  1990年   2989篇
  1989年   3001篇
  1988年   1149篇
  1987年   904篇
  1986年   705篇
  1985年   448篇
  1984年   193篇
  1983年   105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提高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内分泌功能紊乱者8例,以库欣征、性征异常、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超声、CT、MRI测定肿瘤直径为4.8~19.5cm,平均7.8cm。3例有远处转移。行根治性切除术13例,侵及同侧肾脏者做肾和肾上腙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并腔静脉癌栓切除2例,腔静脉部分切除1例。病理结果:Ⅰ其耳2例,Ⅱ期8例,Ⅲ期3例,Ⅳ期3例。随访3-62个月,手术2年以上的11例患者中有6例仍存活,但1例肺转移,1例骨转移;死亡5例,平均存活26个月。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预后差。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全细胞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接种反应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DTP)是我国计划免疫常规使用疫苗之一,该疫苗在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的传播上起了很大作用,但疫苗副反应数据资料的报道较少,为更好地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为今后免疫策略调整提供依据,东台市疾控中心于2004-07/09在部分镇计划免疫门诊进行了DTP接种反应现场和跟踪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多年来,外科手术一直被认为是治愈肝细胞癌(HCC,简称肝癌)惟一的治疗方法,但HCC确诊后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10%~15%,且术后复发率高达40%~60%,近年来介入治疗成为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疗效。随着HCC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深入发展,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使HCC介入治疗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本文就HCC介入治疗的进展与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田志松 《医药导报》2006,25(5):404-405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1’-羟基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Zirchrom 反相柱(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柱温:40 ℃;流动相:醋酸铵水溶液-甲醇(35∶65,V/V);流速:1.5 mL·min-1,样品经碱化提取分离后,流动相溶解,在220 nm波长处检测,内标:地西泮溶液。结果1’-羟基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分别在0.005 ~0.100和0.01 ~0.2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和0.003 μg·mL-1。萃取回收率均>95%,日内和日间RSD均<5%。结论该方法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可靠,可用于研究体内CYP3A4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5.
解毒片与扶正片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晓玲  任晓燕 《中药材》2003,26(7):509-510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祖国医学对白血病也早有认识 ,有关该病的记录散见于历代文献中 ,对于该病的机理认为是本虚标实 ,因此 ,在治疗上 ,根据病情、病程的不同 ,分别采用“扶正”和“祛邪”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自制中药复方解毒片 (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山慈菇等组成 )和扶正片 (由黄芪、人参、女贞子等组成 )观察白血病的细胞凋亡。1 材料1 1 白血病细胞株 选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建立的可移植性L72 12白血病。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病理室提供 ,本实验室传…  相似文献   
996.
肺炎性假瘤并不少见,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增生肿块,其CT表现,临床表现与肺内其他肿瘤样病变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易误诊。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肺炎性假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7.
联合检测尿CC16及FDP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蓉  李小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788-1789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Clara细胞蛋白(CC16)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6例糖尿病病人尿CC16及FDP水平。结果:糖尿病病人病程越长.尿CC16及FDP水平越高:2型糖尿病CC16水平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CC16求平亦明显升高。肾功能异常病人尿CC16及FDP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病人CC16及FDP水平对DN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无瘤技术在手术中的操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成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19-1219
无瘤技术是指为了防止手术操作和检查过程中,离散癌细胞的直接播散,以预防癌细胞的种植、脱逸造成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所必须实行的操作技术。现在手术室一般非常重视各项无菌操作,但无瘤观念却相对淡薄。严格的无瘤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无瘤技术”操作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9.
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宝民  孙光  畅继武  韩瑞发  王文成  马腾骧 《天津医药》2006,34(12):844-845,I0004
目的:探讨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生物素-霉复合物(SP)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及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G1、G2、G3肿瘤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80.4%、73.3%,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4%和93.8%,说明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2)G。、G2、G3肿瘤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57.14%、66.67%,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和43.8%,说明Bcl-2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3)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呈下降,Bcl-2表达呈增高趋势,二者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TEN的抑癌作用可能与Bcl-2有关.二者的异常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众所周知,手术是目前治疗外伤、肿瘤、感染、畸形等众多疾病的重要方法,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而止血、缝合是手术的基本技术。止血的目的就是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并防止形成血肿。血肿容易继发感染并妨碍纤维母细胞移动和毛细血管再生,影响伤口的愈合。缝合是使伤口的间隙消失,有助术后伤口的愈合。止血、缝合均离不开缝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