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98篇
  免费   7415篇
  国内免费   2855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859篇
妇产科学   392篇
基础医学   3633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22821篇
内科学   18277篇
皮肤病学   143篇
神经病学   254篇
特种医学   6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0篇
外科学   4858篇
综合类   41523篇
预防医学   927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6272篇
  296篇
中国医学   14573篇
肿瘤学   11497篇
  2024年   1221篇
  2023年   4144篇
  2022年   3564篇
  2021年   4646篇
  2020年   4324篇
  2019年   4218篇
  2018年   1887篇
  2017年   3463篇
  2016年   4030篇
  2015年   4425篇
  2014年   7450篇
  2013年   7045篇
  2012年   8726篇
  2011年   9053篇
  2010年   8431篇
  2009年   8036篇
  2008年   8282篇
  2007年   7773篇
  2006年   6981篇
  2005年   6942篇
  2004年   5149篇
  2003年   4584篇
  2002年   3663篇
  2001年   3396篇
  2000年   2870篇
  1999年   2516篇
  1998年   2451篇
  1997年   2370篇
  1996年   2112篇
  1995年   1828篇
  1994年   1831篇
  1993年   1271篇
  1992年   1192篇
  1991年   941篇
  1990年   611篇
  1989年   593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高校是典型的群居环境,如果存在传染源,极易引起校内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大学生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加之学业压力大等原因,高校学生已成为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显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1-3].目前高校肺结核防控的重要手段就是尽早发现、隔离并治疗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肺肉瘤样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Ⅲ~Ⅳ期及术后复发的肺肉瘤样癌患者21例,口服阿帕替尼(250~425 mg/d)治疗,30 d为1个疗程,观察并分析疗效及评价安全性。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为14.3%(3例),稳定(SD)为33.3%(7例),疾病进展(PD)为52.4%(11例);客观反应率(ORR)为13.3%(3例),疾病控制率(DCR)为47.6%(10例)。中位总生存期(mOS)为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病灶≥6 cm(或≥5 cm)较<6 cm(或<5 cm)平均O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期Ⅰ~Ⅱ期较Ⅲ~Ⅳ期平均OS明显延长(P<0.05)。位于中央的病灶较周围的病灶平均O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60岁,≤60岁)、吸烟史(是/否)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38.1%(8例)、蛋白尿23.8%(5例)、手足综合征28.6%(6例)、腹泻28.6(6例)、骨髓抑制38.1%(8例)。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肺肉瘤样癌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病灶大小、位置及分期可能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吸氧指导、肺功能锻炼指导、营养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疾病知识93.33%、治疗护理依从性96.67%、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98.33%高于对照组的55.50%、83.33%、85.00%(P<0.05);住院时间(17.85±3.23)d低于对照组的(21.03±3.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护理依从性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5.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技术是一项经肺温度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联合应用的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传统容量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相比,其容量性指标胸腔内血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容量状态,从而实施精细、优化的液体管理,在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方面展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46.
目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二线比较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1月我院二线应用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的10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疗效以及生存期等。结果 103例患者中应用多西他赛方案者74例,培美曲塞方案者29例;其中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48例,疾病进展(PD)48例。两组患者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疾病进展时间(TTP)以及生存期(OS)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23、0.062和0.858)。结论多西他赛方案和培美曲塞方案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有效方案,二者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47.
王君  梁辉军 《医学综述》2015,(6):1034-1035
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是内科的危急重症之一,是以肺部功能障碍及右心室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但又缺乏特异性表现,因而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漏诊。近年来,APTE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该文系统总结了APTE的诱发因素以及病理学特点,详细介绍了实验室检查以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等先进手段,并针对APTE的紧急处理以及当前主要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1 例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既往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1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左肺上叶近中央区的部分实性伴空洞病灶。行肺叶切除,镜下病理检查发现,肿瘤边界欠清,以基底细胞、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乳头状增生为主。诊断为( 左肺上叶)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手术切除后未见复发。结论 此例患者为目前发现的年龄最小且发生于近中央区的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该肿瘤是一种好发于肺外周部的罕见肿瘤,发生于近中央区的更罕见,绝大多数发生于老年人,青少年发病者罕见,一般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实性,部分实性或是磨玻璃结节,可见空洞,病变好发于外周肺,易于肿瘤混淆; 显微镜下见以基底细胞、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增生为主,可见黏液湖形成,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