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8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56篇
内科学   119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2347篇
预防医学   376篇
药学   930篇
  17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张继明  侯召荣 《心脏杂志》2007,19(2):202-204
目的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加参麦注射液(Shenmai Injection,S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用常规治疗(31例)和缬沙坦、SI加常规治疗(31例),并对CHF的各项实验室指标[血浆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进行观察。结果在CHF进程中,cTnT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增高。应用缬沙坦加SI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cTnT可作为CHF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缬沙坦加SI是治疗CHF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的生化标志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占首位,在我国发病人数也在增加,并呈低龄化的趋势。检测心血管疾病标志物有助于对早期和终末期心脏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检测技术尤其是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应用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发挥这些标志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一组病症总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i以下简称ACS)。其发病被认为是起因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内存在着富含胶状胆固醇酯的脂核,表面包被有薄层纤维性薄膜。当发生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壁的应激反应,以及炎症改变等时,斑块破裂,即以“冠脉粥样斑块破溃”开始,继之诱发血栓形成而导致冠脉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从而引起致死性的心肌缺血、坏死。另方面。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诊断和治疗是在心肌缺血致心肌不断坏死的状态下,或者说是在混有已坏死心肌细胞的状态中进行的。对于像这种进展型、紧迫型的急性心肌损害做出早期诊断曾经非常困难。即使是在1992年引入ACS的概念以后。也很难做出早期诊断。但是现在血清学上已经能检出约1g的心肌坏死。这就是心肌肌钙蛋白的定量检测,即利用心肌坏死标志物诊断出微小梗死。根据2000年经ESC/ACC联合委员会制定的(心肌梗死的再定义),提示以心肌肌钙蛋白的升高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从而使利用血清生化标志物进行诊断和评价预后(重症度),甚至使预测冠脉再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临床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指标有心肌酶学检查及心电图。近年研究发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是一项高灵敏特异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及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本文通过对30例窒息后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1(cTn-1)水平的观察,旨在探讨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34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并与1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TnⅠ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三儿血清cTnⅠ浓度与轻度窒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cTnⅠ浓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火系,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晓娟 《工企医刊》2010,23(6):20-20
研究肌钙蛋白检测心脏疾患的临床意义。将886例人次患者对照组检测Ctnt及心电图。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1生化特性 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Ⅰ并不相同.肌钙蛋白Ⅰ在体循环中更多地以复和物的形式存在,并会被蛋白裂解酶裂解,被氧化和磷酸化,相对而言,肌钙蛋白T则以游离态为主,进入人体循环后不发生变化.肌钙蛋白Ⅰ存在形式的多态性,对其测定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动态变化以判断其心肌损伤程度。方法40例60岁以上择期手术患者,患原发性高血压2~23年,分为中危(A)组、高危(B)组、极高危(C)组,于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1h、气管拔管即刻、术后6h、术后24h抽取肘部静脉血,用免疫化学荧光法测定其血清cTnI水平;记录不同时间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术后6h和24hcTn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C组手术1h后开始升高,术后6h达高峰,术后24h略有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和C组术中血压变化较A组显著(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高危、极高危患者手术麻醉风险明显高于中危患者,术前、术中测定其cTnI,对危险性预测及术中、术后处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