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8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从体针、耳针、耳体针结合、穴位埋线及其他疗法综述了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概况。指出今后应选择并拟定效果好、重复性好的穴位及穴位组合,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扩大有标准对照研究的样本数量、巩固其疗效可靠性,注意疗程长短以提高疗效,注重远期疗效跟踪观察,进而总结出针灸减肥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4-VO)全脑缺血再灌注制备VD大鼠模型,针刺脑、肾耳穴后,作行为学检测、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表明,耳针组大鼠成绩优于VD模型组(P〈0.05)。耳针组大鼠脑内APP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数低于VD模型组,其平均光密度值高于VD模型组(P〈0.05)。结论耳针改善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这可能是耳针抑制了VD大鼠APP的过量表达,从而对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头针、耳针结合醒脑开窍综合疗法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促苏醒及言语、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出血致重度脑损伤患者随机抽取56例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36例,单纯体针组2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良好率69.4%.对照组良好率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针、耳针结合醒脑开窍综合疗法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促苏醒及言语、肢体功能恢复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4.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国传统医药积累了防治糖尿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出了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如中草药治疗(辨证选药、单方验方)、针灸治疗(针刺、灸法、耳针等)、饮食治疗、体育疗法、气功、推拿等.这些方法对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标准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肥胖指标、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与胰岛素抵抗、血清抵抗素、血脂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电针配合耳穴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抵抗素(RESISTIN)、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甘油三酯(TG),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偏高甚至高脂血症的情况,其中RESISTIN、FINS及血脂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经过电针配合耳穴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BMI、RESISTIN、HOMA-IR有明显降低,IAI升高.结论 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通过一定途径降低食欲,减少了脂肪的摄入,从而降低了血脂的浓度.  相似文献   
57.
耳针沿皮透刺与直刺对肩周炎快速镇痛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耳针直刺法对肩周炎的快速镇痛效应。方法:66例肩周炎患者按性别和病情两个重要的预后因素一一配对,将每对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照组用耳穴直刺法。采用单盲法,以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对入选的全部病例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5、30 min疼痛程度的积分记录,然后分别采用质反应序贯试验和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序贯试验结果:透刺组与直刺组在针刺后5 min时镇痛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刺组在针刺后30 min时的镇痛效应优于直刺组(P<0.05)。配对t检验结果:透刺组与直刺组在针刺后5 min和30 min对肩周炎镇痛效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透刺法对肩周炎的快速镇痛效应优于耳针直刺法。  相似文献   
58.
耳尖穴放血治疗寻常性痤疮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血疗法来自民间,又称"刺血".刺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支奇葩,刺血部位多、治疗病种广泛,疗效显著[1].由于西药、光疗法、中医辨证、针刺等方法治疗座疮存在疗效不肯定、服药不便、经济负担重等不足,2002年4月-2005年8月,汲取放血疗法之长处,根据耳尖穴位特点,在耳尖穴部放血治疗寻常性痤疮76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控的一种症状。古文献称作“哕”,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本文所讨论的中枢性呃逆为中风患者的常见症状,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呼吸、进食、休息等,还可导致血压不稳,加重原发病,故临床常比较重视。笔者于2002年-2004年运用耳针为主治疗中枢性呃逆42例,并与西药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台湾对耳针耳穴的应用研究350003福建中医学院叶海涛台湾学者在近十几年来,开展了耳针耳穴的机理、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系列总结,取得一定进展,现就其研究综述如下:一、基础理论的研究王益晖概括性总结了世界上耳针的应用状况及发展水平。作为在耳廓部位,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