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7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患者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0例手法复位治疗后有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组,n=29)、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组,n=30)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联合组,n=31),干预6周。于入组时及干预2、4、6周末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干预后前庭康复组与药物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HI评分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前庭康复训练与甲磺酸倍他司汀对BPPV手法复位后伴残余症状患者治疗效果相当,两种方法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发展、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手段等认识越来越多。对此本文将逐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治方法。方法对52例BPPV患者施行Dixt-Hallpike试验及仰卧侧头位试验,按BPPV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和Lempert翻滚法进行治疗。结果 52例BPPV中有35例属于后半规管性BPPV(PC-BPPV),12例为水平半规管性BPPV(HC-BPPV),5例为混合型。经1次复位治疗后3,1例症状消失,首次治疗有效率60%,8例经2次治疗有效,9例经3~7次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2%。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患者非常有效,能有效地缩短病程;其治疗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颗粒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门诊采用颗粒复位法治疗的16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回顾分析。结果:10 例眩晕和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4 例症状改善,2 例无效。总有效率87-5% ,结论:颗粒复位法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耳石复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87例PC-BPPV患者,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颈椎病或肥胖的病人选择PRM法(颗粒复位法),余病人随机选择PRM或Semont管石解脱法复位。结果 46例患者行PRM法治疗,41例患者采用Semont法治疗。前者治愈41例,好转4例,无效1例,后者治愈37例,好转2例,无效2例。随访至今,复发21例,复发率24.13%,其中复发1次15例,2次3例,〉2次3例。复发后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PRM法及Semont法治疗PC-BPPV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6.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病变,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20%42%[1]。耳石复位法是该病急性期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操作过程中反复转动头颈部导致脱落的耳石不断刺激前庭感受器,相当一部分患者症状暂时加重,甚至不能耐受[2]。2010年07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对行耳石复位法治疗的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2010年07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门诊及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门诊对  相似文献   
77.
<正>看病难,难在专家们一号难求,难在号贩子近乎无度的"勒索",难在医疗资源的稀缺。然而,你所不知的还有另一种难,那就是求医无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变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疾病的种类也更加纷繁复杂。各大医院在传统意义上的分科已经不再满足于人们的就医需求,致使众多患者到医院就医不知道该挂哪个科的号,到哪个科室就诊,懵懂求医,无所适从,比如眩晕病。什么是眩晕病?怎么去就医?  相似文献   
78.
王璟  迟放鲁 《大众医学》2010,(11):24-24
藏在人体颞骨内部的内耳除了有听觉作用外,还是一个维持平衡的器官。其中,感受直线加速度和重力变化的感受器是位于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感受角加速度的感受器是3个开口于前庭,互呈90°夹角的半规管。  相似文献   
79.
<正>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就会在内耳内的液体里游动,当随着人体头位变化时就会导致机体眩晕[1]。临床表现为短暂的与体位相关的眩晕,呈发作性,持续数秒钟缓解。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2]。目前,耳石症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日益呈现增加的趋势,一旦发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传统以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临床发现手法耳石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76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正中平卧位改良DixHallpike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平卧位改良Dix-Hallpike法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查,对结果为阳性患者应用SRM-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仪进行经典Dix-Hallpike法检查,之后行360°滚转复位法进行复位。比较正中平卧位Dix-Hallpike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法诱发的眼震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及慢性速度。结果正中平卧位Dix-Hallpike阳性率为76.32%(58/76),同经典D ix-H allpike法诱发的眼震在潜伏期、持续时间及慢性速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中平卧位改良Dix-Hallpike法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检查流程,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明确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