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229篇
  免费   13940篇
  国内免费   10515篇
耳鼻咽喉   1123篇
儿科学   2720篇
妇产科学   1894篇
基础医学   15763篇
口腔科学   3057篇
临床医学   31857篇
内科学   25433篇
皮肤病学   1584篇
神经病学   6278篇
特种医学   46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4篇
外科学   10377篇
综合类   64920篇
预防医学   20789篇
眼科学   2004篇
药学   28026篇
  296篇
中国医学   12977篇
肿瘤学   10764篇
  2024年   2287篇
  2023年   7470篇
  2022年   6322篇
  2021年   7701篇
  2020年   6999篇
  2019年   7550篇
  2018年   3944篇
  2017年   6439篇
  2016年   6991篇
  2015年   7923篇
  2014年   11791篇
  2013年   11653篇
  2012年   15227篇
  2011年   15892篇
  2010年   13992篇
  2009年   13006篇
  2008年   16656篇
  2007年   13568篇
  2006年   11280篇
  2005年   11930篇
  2004年   8918篇
  2003年   7521篇
  2002年   6023篇
  2001年   5078篇
  2000年   3970篇
  1999年   3030篇
  1998年   2408篇
  1997年   1929篇
  1996年   1685篇
  1995年   1256篇
  1994年   920篇
  1993年   744篇
  1992年   665篇
  1991年   583篇
  1990年   500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20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00例再入院情感性精神障碍与100例初入院精神情感性精神障碍作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该疾病的反复住院系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而最主要因素是停药。  相似文献   
992.
提取SCID小鼠血中被转移入的牛红细胞中瑟氏泰勒焦虫的组DNA,利用已知其主要表面抗原32k蛋白编码基因的5^#利3^#附近序列合成引物,经PCR方法扩增出其约900bp的基因片段,用胶纯化后两端加尾dC,和已加尾dG的pBR322质粒连接,转化入大髓杆菌IM109中.经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挑选20—30个克隆后再经氨苄青毒素筛选出理想20~30个,在4ml LB基液中增殖经溶菌酶裂解,提取重组质粒,再用相同引物提取每个克隆中的基因片段,经HindⅡ.BglⅠ和KpnⅠ内切酶切割,电泳后依其酶谱,主要可分出两种图型,提示自然感杂牛红细胞的瑟氏泰勒焦虫主要抗原蛋白编码基因有差异,为制备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受热家兔HSP70和Fn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家兔急性受热时HSP70和Fn的组织分布及再定位。抗HSP70单克隆抗体和Fn抗血清稀释度1:1000和1:100。结果发现,在正常情况下肾脏可较多地表达HSP70,其荧光着色布满于肾小球及肾小管。耐肝脏、脾脏和心脏均未检出HSP70,30min受热后亦未见任何变化,直至受热60和90min后方可见到散在荧光着色。正常情况下,Fn在肝、肾、心、脾等脏器均存在。受热之后各组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比较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与单用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后72h内开始接受药物治疗,他汀组(40例)应用他汀类药物加阿司匹林治疗8周,对照组(16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他汀组各指标显著降低,面对照组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他汀类药物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程度与其降脂作用无关。结论 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可能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并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他汀类药物干预冠脉事件发生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他汀类药物通过稳定斑块、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改善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等机制以预防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Np6 3、p2 1WAF1 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Np6 3、p2 1WAF1 和MDM2蛋白在 6 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的表达 ,6 0例鼻咽癌的组织类型包括角化性鳞癌 3例 ;非角化性癌 5 7例 ,其中含未分化癌 12例。结果 :6 0例鼻咽癌抗△Np6 3染色成不同程度阳性反应 ,表现为细胞核棕黄色。其中角化性鳞癌呈弱阳性表达 ,癌巢周边基底样细胞阳性略呈环状分布 ,或弥散分布 ;非角化性癌多呈强阳性反应 ,染色深 ,呈弥漫或片状分布 ,癌旁粘膜及正常鼻咽粘膜仅基底层和上基层细胞呈阳性表达。p2 1WAF1 在鼻咽癌、癌旁上皮及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 2 6 %、15 %、7% ,在三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MDM2在鼻咽癌、癌旁上皮及正常粘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 19%、5 %、4 % ,在癌组和非癌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p6 3蛋白在鼻咽非角化性癌中高表达 ,表明与细胞恶性增生密切相关 ,可能在癌细胞多相性退分化中起作用 ,是鼻咽非角化性癌有价值的诊断指标。MDM2在鼻咽癌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起癌基因作用。△Np6 3和MDM2均抑制p5 3转录活性 ,使NPC中p5 3虽然无突变却缺乏失活。p5 3活性低则不能上调p2 1WAF1 ,G1 关卡失去功能 ,形同虚设。△Np6 3及MDM2高表达和p2 1WAF1 低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第二、三外显子编码结构域对培养的人神经纤维母细胞瘤细胞系 (SH SY5Y)生长代谢和 β淀粉样蛋白 (Aβ)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 pcDNA3.1APP695和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pcDNA3.1ΔAPP695质粒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SH SY5Y细胞系 ,用 0 .6 g·L-1G4 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系 ,采用MTT法分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细胞培养液中Aβ的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了APP695cDNA和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ΔAPP695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SH SY5Y细胞系后 ,Westernblot证实外源基因得到表达 ,MTT分析结果显示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ΔAPP695cDNA未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表明 ,与转染全长APP695cDNA细胞相比 ,转染ΔAPP695cDNA细胞Aβ分泌显著减少。 结论 :APP695第二、三外显子编码结构域删除后抑制了Aβ的生成 ,对探讨Aβ分子前体水解加工生成Aβ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护理人员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所省级医院275名护士进行了焦虑情绪调查。结果发现20%的护士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且精神护士现患率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搞坏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影响护士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状况,年龄,不喜欢现职和文化程度。作者针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支气管粘膜在肺癌或肺良性疾病情况下纤支镜刷检涂片细胞学标本和活检组织标本中P53,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探索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1)肺癌刷检涂片及活检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  相似文献   
1000.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耐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总结近年来收治的13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为36.6%,其中以念珠菌为主,占61%,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62.7%。随着CD4^ T淋巴细胞的减少,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率逐渐增加。念珠菌对益康唑(ECO)、酮康唑(KET)、咪康唑(MIC)、制霉菌素(NYS)、氟康唑(FLU)、伊曲康唑(ITR)、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耐药率分别为69.4%、66.7%、58.3%、44.4%、43.8%、36.4%、14.3%、13.9%。结论: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率高,且多有药耐药性,特别是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