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82篇
  免费   2472篇
  国内免费   1273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209篇
口腔科学   201篇
临床医学   8115篇
内科学   5490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341篇
特种医学   2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626篇
综合类   13859篇
预防医学   2008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5890篇
  214篇
中国医学   3000篇
肿瘤学   464篇
  2024年   514篇
  2023年   1901篇
  2022年   1569篇
  2021年   2134篇
  2020年   2129篇
  2019年   2188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1636篇
  2016年   1749篇
  2015年   1890篇
  2014年   3016篇
  2013年   2976篇
  2012年   3607篇
  2011年   3646篇
  2010年   3134篇
  2009年   2969篇
  2008年   2920篇
  2007年   2285篇
  2006年   1938篇
  2005年   1663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110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614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心电图动态缺血情况分为2组,将43例心电图无心肌缺血表现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3例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作为研究组,2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具体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6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手术后心功能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疗效优于无缺血心肌表现患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联合钢板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3个月(83.0%)和6个月优良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87.8%),且切口长度4.27±1.19cm、愈合时间12.10±1.38周与住院时间12.47±1.3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9.37±2.41cm,19.12±1.51周,17.49±1.91天,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可保证良好的复位与固定效果,促进骨折端与关节功能愈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高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疼痛无复发。结论: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随心肺功能较差的,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找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165例接受DES治疗的LMCA患者,通过5年临床随访将患者分为无事件组(131例)和终点事件组(34例)。本研究的复合终点包括心性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和支架内血栓(stent thrombosis,ST)。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LMCA患者植入DES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终点事件组患高血压(P=0.046)、糖尿病(P=0.029)及肾功能不全(P=0.049)的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无事件组。终点事件组患者的平均血管直径小于无事件组(P=0.047)。随访5年的MI、TLR、心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5%、10.3%、7.3%和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86,95%CI:1.08~7.56,P=0.017)和肾功能不全(OR=1.96,95%CI:1.32~2.19,P=0.043)是LMCA患者发生复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平均血管直径为其保护因素(OR=0.96,95%CI:0.92~0.99,P=0.035)。结论在无保护LMCA患者中,患有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使术后获益减少;左主干病变直径较小的患者可能更适于植入DES。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支柱块"置入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方法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5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支柱块"置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 h疼痛目测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柱块"置入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方法均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小,且二者各具优点,依据患者具体状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96.
正2017年2月28日,本院开展了首例经皮肝静脉永久超搏器植入手术。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围手术期护理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将该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病例简析1.1患者李先教,性别:男,年龄:83岁,因"起搏器更换10+年,头昏4+天"于2017年2月23日11时00分来我科就诊,该患者20+年前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当地医院行"人工心脏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35-37
目的:比较上尿路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接受肾输尿管结石治疗的300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一次清除率为90.0%,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二次清除后的总治愈率为96.0%,与对照组的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0%,与观察组的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203.16±21.34)m L、住院时间为(5.07±1.19)d,均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57.63±13.52)mi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结石清除率较高,但是并发症多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且治疗费用较高,因此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必须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外科治疗类型。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医学创新》2015,(7):71-7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的临床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院接诊的MPCNL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37例)与腰硬联合麻组(40例),其中全麻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腰硬联合麻组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记录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全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组麻醉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33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行PCNL术。根据是否并发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合并症、结石类型、结石直径、分期手术、手术时间、穿刺路径、通道数目、肾积水程度和既往手术史等临床与手术资料。结果 330例肾结石患者接受PCNL术治疗,28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出血率为8.5%(28/33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合并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分期手术、穿刺路径和既往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鹿角形结石、结石直径≥2 cm、手术时间60 min、多通道、无或轻度肾积水比例出血组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结石类型、结石直径、手术时间、通道数目和肾积度等6个因素对PCNL术并发出血有显著影响。其中结石类型、结石直径、手术时间、通道数目为PCNL术并发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经皮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LPEC)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对侧异时性疝(MCH)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行开放疝囊修补术(对照组)、200例行LPEC治疗(观察组)的单侧腹股沟疝患儿,其中观察组术中通过腹腔镜探查对侧腹股沟情况,若有对侧鞘状突未闭(CPPV),则给予结扎处理,对照组术中未探查。比较各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MCH发生率,并分析MCH发生率与CPPV、年龄的关系。结果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CH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观察组术中发现CPPV 72例,CPPV发生率36.00%,其发生率与观察组患儿年龄相关(P0.05);MCH/CPPV风险率比(RR)=0.03,1/RR≈33;所有患儿中2.0~4.0岁者(不包括2.0岁)MCH占43.75%,0.5~2.0岁占31.25%。结论腹腔镜下LPEC相比开放疝囊修补术治疗单侧腹股沟疝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特点,能明显降低MCH发生率;腹腔镜探查能准确发现CPPV,结扎处理虽能减少MCH发生,但会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