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8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802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089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1865篇
内科学   1548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168篇
特种医学   4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553篇
综合类   4946篇
预防医学   275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39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708篇
肿瘤学   121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1072篇
  2011年   1648篇
  2010年   2539篇
  2009年   1700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808篇
  2006年   759篇
  2005年   869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免疫球蛋白重链易变区[IgV(H)]基因突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CLL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根据IgV(H)基因突变情况将CLL分为两型,本文从两型生物学特性、CD38表达、细胞遗传学改变、预后、性别、细胞形态和治疗等方面的异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上世纪初主要靠手术缝合穿孔部位,术后大多数患者出现溃疡再穿孔或出血。到了上世纪中期,由于对十二指肠溃疡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认识到“有酸就有溃疡”,因而强调对穿孔行“确定性”手术,主要有胃大部切除、迷走神经切断术等。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特别是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离子泵抑制剂,溃疡的治愈已不再困难,单纯的穿孔修补术又成为主要的手术方法。近10年来,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腹腔镜技术,显示了微创外科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3.
西咪替丁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娜  杜俊山 《首都医药》2006,13(13):23-24
西咪替丁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H2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由于西咪替丁的临床应用较广,且其在体内分布广泛,药理作用复杂,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因此患者在服用该药时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4.
初步研究表明,H3受体广泛地分布于器官与组织内,亦可能存在在于皮肤中,它可调控组胺的生物合成及其从肥大细胞和神经组织中的释放。因此,开发相应的激动剂,可望为治疗炎症性及过敏性皮肤病,特别是荨麻疹及异位性皮炎开辟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95.
K562/ADM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沈世人  苏颖 《癌症》1992,11(3):222-224
我们建立的K562/ADM耐药细胞株,在ADM浓度为2.4μg/m1(4.46μM)中已稳定培养3.5个月,传了30—35代,K562/ADM亦具有多药耐受件(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特点,对ADM、VCR、AT—1258和DDP的耐受性分别为K562的114.7、94.0、13.3和7.4倍,但对5—FU不产生交叉耐药。K562和K562/ADM的倍增时间分别为19.2h和52.8h,集落生成率分别为37.5%和11.1%,K562染色体数为34—68,中位数为56;K562/MDM染色体数为32—90,中位数为50,K562/ADM可做为耐药机理和克服耐药措施研究的极好模型。  相似文献   
96.
应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试验观察梭曼对[~3H]QNB与大鼠脑组织匀浆和P_2膜制备结合的影响。结果显示,[~3H]QNB与P_2膜制备的结合具有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典型特征:特异性与饱和性,其K_D=1.03nmol/L,B_(max)=0.16Pmol/mg蛋白,Hill系数~nH=1.0。对于[~3H]QNB与大鼠脑匀浆结合,梭曼在10~(-9)~10~(-7)mol/L浓度时对结合计数有轻度抑制,但没有实际意义,对于[~3H]QNB与大鼠脑组织P_2膜制备结合,梭曼在10~(-13)~10~(-3)mol/L范围内各浓度对结合计数均无明显影响。由此表明,梭曼对放射配体[~3H]QNB与大鼠中枢M-AChR的结合没有竞争抑制作用,从而说明梭曼不与大鼠中枢M-AChR发生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的基因芯片,并验证该芯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选择EHEC O157∶H7的产志贺样毒素基因stx1、stx2和β-葡糖醛酸糖苷酶基因(u idA);霍乱弧菌O139的肠毒素A亚单位(ctxA)、毒力协调菌毛A亚单位(tcpA)、糖基转移酶(glycosotransferaseLPSgt)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反向引物用荧光素Cy3标记,探针在3′端氨基修饰。在优化的PCR和杂交反应条件下,分别进行三重PCR扩增,产物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进一步筛选探针。随后将筛选出的探针制备芯片用于检测临床样本。结果:PCR产物在相应探针处均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此芯片比常规细菌学检测方法灵敏。结论:所研制的同时定性检测EHEC 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的基因芯片是特异、灵敏而且快速的,为这两种肠道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N、E”,是最普通、最经常、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最基本染色方法。尽管这一染色已作为常规技术,染出切片并不甚难,但是能够制成,红蓝相映、鲜明艳丽、清晰可观的优良切片,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如前所述,这一染色方法虽经常应用,但其手续众多、过程繁复,操作时偶有某个环节的疏忽,即会导致染色的失败,而出现诸如:染色结果不佳,切片模糊不清,组织切片脱落等问题。如何才能染出一张优质的H、E切片呢?在长期的技术操作过程中,我体会到:染色过程好比一个相关联的链子,而每一步即一个环节、一环接一环,彼此影响,缺一不可。要想染出优质的切片,必须抓住关键步骤,从每个环节做起。  相似文献   
99.
为查明 O1 57:H7大肠杆菌在本地区动物携带情况 ,2 0 0 0~ 2 0 0 2年采集金乡县部分农家动物粪便 ,用免疫磁珠富集方法捕获 O1 57:H7,接种于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科玛嘉大肠杆菌 O1 57显色培养基之后进行生化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 ,3年共检测牛、鸡、猪、羊动物粪便 14 6 0份 ,检出 O1 57大肠杆菌 6 5株 ,检出率为 4 .4 5 % ,其中猪携带率最高为 7.35 % ,提示本地区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 57:H7感染的可能 ,应加强动物管理和疫情监测 ,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