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7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07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592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78篇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近10年来,国外发现抗组蛋白抗体(AH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药物狼疮等疾病有关。本文报告Western Blotting技术从分子水平测定抗组蛋白抗体亚成份的方法。一、材料和方法: 1.组蛋白抗原购自美国。 2.ELISA测定血清IgM和IgG AHA:以组蛋白抗原5mg/L100ul包板,血清作1:100倍稀释,每孔加100ul,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IgM(IgG)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S-275和5-Fu联用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细胞分成对照组、MS-275组、5-FU组和联合用药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Westernblot分析各组Bcl-2、Bax、CyclinD1、P21蛋白表达。结果:MS-275和5-Fu联用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G0—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上述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二者联用可以使P21蛋白上调,Bcl-2、CyclinD1蛋白下调,Bax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5-Fu和MS-275联用能提高HepG2细胞凋亡率和周期阻滞,其机制与下调CyclinD1、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2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组蛋白H3赖氨酸残基9位乙酰化(H3KgAc)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良性、16例交界性、4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H3K9A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①H3K9Ac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粘液性囊腺癌相比,H3KgAc在浆液性囊腺癌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3KgAc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在Ⅲ、Ⅳ期卵巢癌中H3KgAc的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卵巢癌(P〈0.01);随着组织分化程度降低,H3KgAc表达也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3KgAc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且随着卵巢上皮性癌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逐渐降低,H3K9Ac可能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及其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AMPK调节骨骼肌细胞GLUT4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能调节运动/肌肉收缩所引起的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的表达,但至今它的调节机制不清.研究显示在非运动刺激引起的细胞信号事件中由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以及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控制的组蛋白乙酰化状态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所以我们假设AMPK信号途径是通过征用HDACs中的HDAC5(在骨骼肌细胞内高表达)来实现对运动/肌肉收缩引起的GLUT4基因表达控制.细胞分为正常浓度葡萄糖对照组(NGLU组)、正常浓度AICAR组(NGLU AICAR组)、高浓度对照组(HGLU组)、高浓度AICAR组(HGLU AICAR组).用5 mmol/L和20 mmol/L葡萄糖浓度培养骨骼肌细胞后,NGLU AICAR组和HGLU AICAR组与肌肉收缩模拟信号刺激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孵育.AICAR能激活NGLU组骨骼肌细胞AMPKα2、减少骨骼肌细胞核HDAC5蛋白、促使HDAC5与骨骼肌细胞加强因子(MEF2)蛋白分离和上调GLUT4基因的表达;相反,高浓度葡萄糖延迟由AICAR引起的AMPKα2磷酸化、AMPKα2向细胞核转入、HDAC5向细胞核转出和GLUT4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说明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骨骼肌细胞GLUT4基因表达变化都对应着上游AMPK蛋白和下游HDAC5蛋白的变化,AMPK可能是征用转录抑制子HDAC5来调节MEF2的活性而达到控制肌肉收缩所引起的GLUT4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N)在肿瘤和能量代谢性相关疾病中表达异常上升,且与多种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相关。研究FASN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可以深入阐明FASN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纠正异常表达的FASN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Fasn基因DNA甲基化、FASN mRNA甲基化和甲基化读码器蛋白、微小RNA与长链非编码RNA、组蛋白H3与H4磷酸化与乙酰化修饰以及FASN蛋白的翻译后修饰等FASN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为通过表观遗传学靶点发挥对FASN的抑制作用提供新证据。  相似文献   
16.
许多利什曼原虫抗原属保守蛋白族,如酸性核糖体蛋白。组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并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在其它一些感染性疾病和全身性自体免疫疾病中,许多这类抗原则是免疫应答的靶。本文综述此类广泛分布的抗原,或称之为“泛抗原”(panantigen)。根据许多泛抗原在细胞内是由多种成分复合体构成,试图解释并建立一个在利什曼感染期这些抗原的显性免疫原性的模型。通过对利什曼抗原加工过程的途径和对宿主免疫系统效应细胞的解释,以有助于利什曼病免疫病理学和发展保护性免疫治疗的研究。 近年来,通过改良利什曼病的血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川陈皮素(NOB)保护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NOB组(50 mg/kg)、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NOB+EX527组(50 mg/kg的NOB+5 mg/kg EX527)。在建模前24 h对小鼠进行药物处理。通过阻断小鼠左肾动静脉血流建立RIRI模型。建模24 h后检测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肾组织病变和纤维化。通过TUNEL染色检测肾细胞凋亡。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SIRT1、叉头框蛋白O3a(FOXO3a)、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 mRN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OB组小鼠肾脏病变程度减轻,肾脏纤维化面积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抗氧化作用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NOB组肾组织中SIRT1和FOXO3a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LC3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p62降低(均P<0.05)。此外,EX527逆转了NOB对肾脏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SIRT-1/FOXO3a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来减轻RI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从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CD34 细胞,用含干细胞生长因子(SCF)、EPO或SCF IL-3及不同浓度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d,分别用抗GPA及抗CD36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将CD34 细胞用含SCF IL-3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d,分离CD36 GPA-细胞,将细胞用含有EPO 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d,并行细胞计数;将CD36 GPAlow/-细胞用含EPO加或不加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进行annexin V和PI染色。结果:FK228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D36 GPAhigh、CD36 GPAlow和CD36 GPA-细胞的产生;FK228可诱导CD36 GPAhigh和CD36 GPAlow/-细胞在含EPO的培养基中发生细胞凋亡。结论:FK228可抑制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ases,HATs)抑制剂漆树酸(anacardic acid,AA)改善胸主动脉缩窄术(thoracic aortic constriction,TA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组蛋白乙酰化调控机制,为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选择6~8周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5组:正常(Normal)组、假手术(Sham)组、胸主动脉缩窄(TAC)组、胸主动脉缩窄+溶剂对照(TAC+Veh)组、胸主动脉缩窄+漆树酸(TAC+AA)组。12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模型构建情况;收集各组小鼠心脏组织进行以下检测:马松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KAT8、H4K16ac、TGF-β1、SMAD3、CollagenⅠ、 Collagen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检测KAT8与H4K16ac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表明TAC模型小鼠构建成功。马松染色结果表明,TAC组小鼠心脏较Sham组增大,心肌组织中胶原沉积增多,纤维化明显,而TAC+AA组较TAC组小鼠心脏缩小,心肌组织中胶原...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BD)是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SCFAs是一种羧酸,是一类对宿主免疫和能量状态具有多重影响的细菌代谢物。一元羧酸转运蛋白1(MCT1)和钠偶联的一元羧酸转运蛋白1(SMCT1)在肠上皮细胞吸收SCFAs中发挥关键作用。肠道稳态失衡是IBD的重要发病机制,SCFAs可通过激活GPCRs或抑制HDACs途径在调节肠道免疫细胞、维持黏膜完整性、调控细胞因子、提供细胞能量等维持肠道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SCFAs在IB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