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61篇
  免费   3893篇
  国内免费   1515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570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7174篇
内科学   3425篇
皮肤病学   367篇
神经病学   668篇
特种医学   8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69篇
综合类   20148篇
预防医学   2698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22605篇
  98篇
中国医学   22598篇
肿瘤学   952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877篇
  2022年   848篇
  2021年   1349篇
  2020年   1315篇
  2019年   1869篇
  2018年   1064篇
  2017年   2026篇
  2016年   2059篇
  2015年   2469篇
  2014年   4349篇
  2013年   4251篇
  2012年   5402篇
  2011年   5732篇
  2010年   5203篇
  2009年   5012篇
  2008年   5077篇
  2007年   4615篇
  2006年   4439篇
  2005年   4439篇
  2004年   3848篇
  2003年   3708篇
  2002年   2851篇
  2001年   2562篇
  2000年   1943篇
  1999年   1452篇
  1998年   1122篇
  1997年   836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573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芪注射液致急性荨麻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霞 《医药导报》2003,22(11):827-827
患者 ,男 ,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刺激性咳嗽 2个月 ,2 0 0 2年 4月 11日诊断为食道中上段癌。体检 :神志清 ,精神可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腹部无压痛。给予黄芪注射液 40mL(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 ,批号 :0 1110 77)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静脉滴注。当输液 15min时 ,患者全身奇痒 ,烦躁不安 ,继而全身出现多处红色块状丘疹 ,以四肢尤重 ,皮疹高出皮肤 ,边缘清楚 ,大小不等 ,形态不一 ,部分相融成片 ,瘙痒难忍。考虑为黄芪注射液所致急性荨麻疹。立即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mL ,10 %葡萄糖酸钙 10mL ,iv ,氯丙嗪 2 5…  相似文献   
992.
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荔 《首都医药》2003,10(6):28-30
葛根素注射液的主要成份为葛根素,它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精制而成的异黄酮类化合物。临床研究表明,葛根素既能增加冠状动脉、脑动脉血流量,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而且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广泛作用和独特疗效。近年来在眼科、耳鼻喉科因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病变治疗中也大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五种常用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可行性。方法:五种常用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按规定浓度与操作配伍,在规定时限内考察其配伍性(包括外观、色泽、澄明度、微粒及pH值变化)、稳定性(含量变化)及安全性(急性毒性)。结果:除头孢哌酮钠外,四种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均符合规定。结论:除头孢哌酮钠外,其他四种抗生素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规定时限内按规定浓度与操作配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莲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53-754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1 mL·kg-1·d-1~2 mL·kg-1·d-1连用5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L·kg-1·d-1~15 mL·kg-1·d-1静脉滴注,两组均静脉滴注青霉素。青霉素过敏2例换用头孢哌酮。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快,疱疹消失时间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较利巴韦林注射液在疱疹性咽峡炎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995.
针刺加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伟 《贵州医药》2003,27(6):571-57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中老年常见病。2000年来我们以针刺加丹参注射液治疗5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7年,平均4.1年。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病情轻重基本相同,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颈肩僵硬不适等症。全部病例均做X片或CT,提示有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缩小,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996.
李玫  蔡鸿  刘波 《贵州医药》2003,27(8):701-702
目的对比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 2 5 0ml,连续1 4d)和对照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连续 1 4d) ,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d、1 4d作全血粘度 (C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RCI)、血小板聚集率 (PCR)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1 4d ,两组上述参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 ;实验组CP、RCI和PC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刺五加注射液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97.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治疗以放化疗为主[1] ,但副作用较高。我科于 1 997年 2月至1 999年 8月采用放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 (AD)治疗4 1例鼻咽癌患者 ,在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一般资料1 1 研究对象  79例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患者 ,男性 6 2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2 2~ 79岁 ,平均年龄5 0 5岁。病理类型均为低分化鳞癌 ,按 1 992’福州会议分期 :Ⅱ期 1 5例 ,Ⅲ期 5 2例 ,Ⅳ期 1 2例。全组患者均未曾作过抗癌治疗 ,治疗前均无心、肝、肾、造血功能障碍 ,白细胞计数均在 4× 1…  相似文献   
998.
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多用于病毒性感染的治疗 ,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近期有一患者因感冒、低烧不退 ,经化验 ,系病毒感染 ,滴注双黄连注射液 ,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现报告如下 :患者 ,38岁 ,男性 ,2 0 0 2年 3月 9日上午 ,因低烧多日 ,疲倦 ,到医院就诊 ,经化验检查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即开处方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 ,加双黄连注射液 3支(2 0ml 支 ,黑龙江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2 0 0 2 0 12 0 )在家静脉滴注 1小时 30分钟后 ,液体大约剩2 0ml时 ,患者即感觉到怕冷 ,很快出现寒战、发抖 ,即停药。首…  相似文献   
999.
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东 《中国药事》2003,17(11):714-716
黄芪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提取而来的,主要成分为氨基酸、黄酮及黄酮类似物黄芪皂苷,其中主要是黄芪皂苷Ⅴ,还含有多糖及微量元素。具有抗病毒、强心、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代谢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该药药性温和,不良反应较少。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逐渐发现,笔者检索近年来的医学文献,将其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期在临床应用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00.
王蜀芸 《中国药业》2003,12(5):44-44
患者女,65岁,汉族,因头痛、恶心、呕吐4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查: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背入病房,神志清楚,检查合作,颈项强直,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入院后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左室高电压;③QTC延长。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检查结果均正常。脑部CT检查后,诊断为: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高血压Ⅲ级,高危。入院后主要给予脱水、预防感染、降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电解质情况,防止电解质紊乱,并给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经上述治疗,病情一直稳定,血压稳定在(130~140)/(80~90)mmHg之间。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