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826篇
  免费   9383篇
  国内免费   5019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949篇
妇产科学   1364篇
基础医学   5825篇
口腔科学   526篇
临床医学   37957篇
内科学   40734篇
皮肤病学   544篇
神经病学   1981篇
特种医学   36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6篇
外科学   7800篇
综合类   77938篇
预防医学   25491篇
眼科学   4290篇
药学   38446篇
  502篇
中国医学   34997篇
肿瘤学   783篇
  2024年   1631篇
  2023年   6428篇
  2022年   5198篇
  2021年   6986篇
  2020年   7045篇
  2019年   7114篇
  2018年   3428篇
  2017年   6693篇
  2016年   7274篇
  2015年   9452篇
  2014年   18006篇
  2013年   16284篇
  2012年   19553篇
  2011年   20995篇
  2010年   19094篇
  2009年   16894篇
  2008年   16911篇
  2007年   14251篇
  2006年   12535篇
  2005年   12241篇
  2004年   10582篇
  2003年   8694篇
  2002年   7027篇
  2001年   6193篇
  2000年   5057篇
  1999年   3940篇
  1998年   3039篇
  1997年   2766篇
  1996年   2210篇
  1995年   1797篇
  1994年   1374篇
  1993年   874篇
  1992年   762篇
  1991年   591篇
  1990年   520篇
  1989年   489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观察理气中药经验组方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延迟的干预作用。方法:雌雄各半成年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糖尿病中药组(B组)、糖尿病胃复安组(C组)、糖尿病组(D组)。A组、D组1次/d按10 mL/只予0.9%生理盐水灌胃,B组1次/d按8 mL/只予中药煎剂灌胃,C组1次/d按0.5 mg/只予胃复安片灌胃。喂养12周后,行13C胃排空实验及甲基橙水溶液胃排空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胃排空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胃排空较正常大鼠明显延迟(P0.01),糖尿病大鼠胃排空延迟模型制作成功。糖尿病中药组和糖尿病胃复安组大鼠胃排空较糖尿病组快(P0.01);糖尿病中药组大鼠胃排空较糖尿病胃复安组大鼠快(P0.05)。结论:常规喂养12周后糖尿病大鼠出现胃排空延迟。理气中药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组方煎剂和胃复安均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理气中药组方煎剂的效果优于胃复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通过比较全身运动(GMs)评估正常的高危儿单纯家庭康复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的预后,分析GMs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就诊并接受GMs评估正常的183例高危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单纯家庭康复训练组89例,对照组为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组94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分别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进行评估,对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各指标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MQ、FMQ、TMQ评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GMs评估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GMs评估正常者,家庭康复训练可达到促进高危儿运动功能发育的目的 ,避免仅因系高危儿而采取“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以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 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步态参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为72.91%(35/48)(P<0.05);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包括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Fugl Meyer rating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患侧支持相、患侧摆动相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包括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8%(7/48)、10.42%(5/48)(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提高患者的步态参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PDPN的临床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但疗效不显著,尤其是疼痛的缓解不理想。近年来,PDPN神经损伤时人体自身对神经纤维的修复状况、外源性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的研究,以及相关疼痛症状的改善与否的研究已有一些进展。如皮肤神经纤维的密度减低与角膜神经纤维的长度变短,均会引起和加重PDPN病人的疼痛;反之,疼痛则会减轻。而在脊髓背角与背根神经节中,离子通道的开闭、相关细胞因子的活跃程度,对PDPN病人的神经损伤及修复均有促进或抑制的影响。此外,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对PDPN有干预效果。未来,临床治疗PDPN的研究方向或可考虑本文所列举的几种相关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Meta分析要求,对CBM、CNKI、PubMed、Springer、Embase Databases、Cochrane Library、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网、专利数据库等进行检索,纳入以唑来膦酸注射液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研究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8年8月,检索资料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提取,若有分歧,则由第三方协助并解决;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有效性、骨密度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受试者共10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各项血液指标[包括血钙、血磷、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血清骨钙素蛋白(BGP)]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同部位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值(腰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区)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篇文献发现明确的唑来膦酸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且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可消失。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对治疗DO有一定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但还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行分析才能对其疗效及安全性得出肯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9.
李盼  陈雨微  丁丽琴  曹世杰  张德芹  邱峰 《中草药》2019,50(22):5577-5583
辛味是中药五味学说中的重要性味之一,通常具有“发散”“行气”和“行血”的作用,且辛味中药在传统医学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比例。结合中药辛味的功效内涵及传统中医理论对消渴证的认识,阐述辛味中药与消渴证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辛味中药对“消渴三消”的治疗意义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为同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消渴病与饮食关系密切,关于消渴病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服药宜忌古已有之。其思想发源于《内经》,具体论述始于《伤寒杂病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多医籍中不断积累完善,到了唐代《外台秘要》和《医心方》时已经比较成熟,能够自成体系。通过系统总结唐以前医籍所载关于消渴病饮食及服药宜忌内容,分析其内在规律,有助于扩展和加深对糖尿病饮食宜忌相关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