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8篇
  免费   1769篇
  国内免费   2289篇
耳鼻咽喉   275篇
儿科学   641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3395篇
口腔科学   1330篇
临床医学   4495篇
内科学   2103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2357篇
特种医学   1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828篇
综合类   8718篇
预防医学   1281篇
眼科学   268篇
药学   2853篇
  30篇
中国医学   2774篇
肿瘤学   277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725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683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256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645篇
  2011年   1941篇
  2010年   1750篇
  2009年   1663篇
  2008年   2038篇
  2007年   1713篇
  2006年   1722篇
  2005年   1864篇
  2004年   1741篇
  2003年   1484篇
  2002年   1240篇
  2001年   1063篇
  2000年   848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12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94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对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即健康对照组,ARF模型组,模型+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组),模型+rrALR干预组(ALR组):根据给予rrALR的剂量不同分为ALR1组和ALR2组两个亚组。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16和21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在留取血、尿标本后,处死大鼠并取肾组织标本。常规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BUN、Scr和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的变化;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L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ALR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ARF大鼠各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在第4、8、12、16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与模型组和空质粒组相比,ALR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在各时间点明显减轻;而肾组织的ALR蛋白表达增加(P < 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活跃;PCNA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rrALR对急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减轻病变和促进再生修复的作用,可明显改善ARF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外源性VEGF对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血管再生过程影响。方法:198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组及假手术组,将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的小鼠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外源性VEGF组)和对照组(不用外源性VEGF组)。实验观察组小鼠分别于术后7、15、30d于尾静脉内注射VEGF,最后一次注射后1、7、14、30、60、90d各处死5只,取脾组织标本;对照组于术后观察上述对应时相点后各处死3只,取脾组织标本,进行墨汁灌注血管面密度测定。结果:术后7、15、30d注射VEGF后,较对照组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墨汁灌注显示,实验观察组血管面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外源性VEGF能够促进移植脾组织内血管生长,改善移植脾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移植脾组织再生,使其结构恢复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褪黑激素(MEL)对大鼠中缝核神经元自发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记录中缝核神经元自发单位放电,用微电泳方法注射MEL。分析MEL注射前和注射时的中缝核神经元自发单位放电的放电间隔(ISI)及其变化率。结果:微电泳MEL时,27个中缝核神经元中有15个单位(55.55%)自发单位放电的ISI减小(兴奋单位);7个单位(25.93%)的ISI增加(抑制单位);5个单位(18.52%)的ISI无明显改变(不反应单位)。结论:MEL对中缝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以兴奋作用为主。但对小部分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4.
胸腺瘤继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9岁,农民。因“面黄、乏力2 0天”收入院。查体:极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 -) ,心率10 1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余( -)。当时查:外周血Hb 3 0g/L ,Ret 0 3 % ,HCT 0 .12 0 ,MCV、MCH、MCHC均正常;骨髓像:红细胞系统各阶段显著减少,幼稚红细胞约2 % ,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的各阶段均正常。肾功能检查正常,尿常规检查无异常。CT示:前纵隔胸腺瘤。10年前患胸腺瘤,间断口服药物治疗。诊断:胸腺瘤继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后2 0天,行胸腺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瘤呈实性,…  相似文献   
65.
抗神经元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的检测与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法对12例确诊为副肿瘤综合症(PNS)的患者血清及32例非PNS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12例确诊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一项或多项抗体阳性;PNS患者血清中抗-Hu、抗-Yo、抗-Ri抗体的阳性率高于非PNS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抗-Hu,抗-Yo,抗-Ri抗体全部为阴性。结论 抗神经元抗体抗-Hu、抗-Yo、抗-Ri抗体可作为PNS早期诊断及确诊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为临床上多发病之一。往往有病程长,症状难控制和易于复发的特点。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自拟胃膜再生汤治疗76例中,一般经1~2个月的连续治疗,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中,男31例,女4 5例;年龄最小2 1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2 5年,平均为6年。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5 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球部炎15例(合并者不重复计)。2 治疗方法用自拟胃膜再生汤:生黄芪15 g ,黄连4g ,生芡实10 g ,制黄精2 0g ,槟榔、熟地黄各15 g ,白芷5 g ,连翘10g ,女贞子…  相似文献   
67.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着NMDA受体,NMDA受体的兴奋与抑制不仅与神经元本身的牛长和突触的塑造有关,而且还与大脑的认知功能、大脑的发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神经细胞的死亡或凋亡有关,研究发现在许多环节上可调控NMDA受体,现对NMDA受体的调控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介绍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及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PRP制备、生理机制及其在骨科领域最新应用的文献,并进行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PRP具有促进组织愈合及促进骨再生等功能,缺点是缺乏标准的制备方法,PRP所含生长因子和蛋白质数量以及各种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临床应用前仍需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和标准化的临床试验。结论PRP在骨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对膝关节半月板功能重要性的认识,使得损伤半月板的治疗已由半月板切除术到现在的半月板修复术。然而根据受伤的类型.半月板切除术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最重要的是预料某些病例未来膝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炎问题。不久的未来,自体移植物中使用再生半月板的技术会得到发展。考虑到术后的恢复期,年轻运动员比较严重的半月板损伤可能会选择半月板切除术,因此需要人工半月板进行补救。为了进一步评估聚乙烯乙醇水凝胶(PVA—H)人工半月板的效用,  相似文献   
70.
《上海口腔医学》2005,14(2):193-193
2005年3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蒋欣泉博士,在美国巴尔的摩第83届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年会上,荣获IADR/Unilever Hatton奖(博士后竞赛组第一名),成为第一位代表中国在国际上获此殊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IADR成立至今已有83年,是国际口腔医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代表着世界口腔医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