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25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7篇
中国医学   181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笔者依据“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 ,自拟活血祛风酒治疗风湿病 89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9例中 ,男 5 2例 ,女 3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3岁 ,平均 47 5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2 5年 ,平均 13 5年。其中 ,肌肉和关节不适酸痛者 5 6例 ,疼痛且伴有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以致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者 2 8例 ,甚者瘫痪而生活不能自理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补骨脂 15g,当归 15g ,防风 2 0g,苍术 15g ,赤芍 10g,续断 15g ,党参 2 5g ,牛膝 15g ,山茱萸 10g ,附子 2 5g ,天麻2 5g ,杜仲 2…  相似文献   
52.
普通型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之一 ,其病因复杂。笔者针对其反复发作、病史较长、痛如锥刺等临床特点 ,运用活血祛风通络方 ,并配合电针治疗本病 4 1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1例中 ,男 10例 ,女 31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5岁。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六城市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制定的偏头痛标准。且病程均长于 3年 ,发作频率每月多于 3次 ,每次发作时间为 4~ 72h。全部患者在治疗前检查神经系统、头颅CT或MRI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低血压、贫血及其…  相似文献   
53.
自拟祛风止痉汤治疗面神经炎 2 5例 ,其中痊愈 2 4例 ,好转 1例 ,总有效率达 1 0 0 %。并对该方治疗机理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4.
笔者近年来自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取得了满意效果 ,同时对青年面部痤疮疗效也较满意 ,对因化妆品过敏面部起红丘疹者亦可用之。方药组成 :大皂荚 5 0g(打碎 ) ,浙贝母 15g,土茯苓 30g ,白藓皮 30g ,野菊花 10 0g ,薄荷 15g ,橘子叶 30g。用法 :水煎取药液半脸盆 ,待水温稍降后用毛巾浸渍药液洗敷面部 ,4 0~ 6 0min左右 ,每日早晚各 1次 ,1剂可用 2d ,第二天加热后再用 ,一般 6~ 8d见效明显 ,笔者临床观察到大部分患者用药 6d后 ,丘疹全部脱落。按 :方中皂荚具有辛温走窜之性 ,又味咸能软坚 ,能祛风治肿解表 ,故能祛垢润肤 ,对皮肤真菌有…  相似文献   
55.
润燥祛风法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为 《新中医》2004,36(1):60-61
2000年8月~2003年2月,笔者运用润燥祛风法治疗喉源性咳嗽,并与口服联邦止咳露作疗效比较观察,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0例。年龄5~78岁,平均40.15;病程7天-2年,平均3.05月。具体资料如表1。2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6.
祛风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认为与寒凝、痰滞、血瘀及心肾两虚有关,临床以活血化瘀、宣痹通阳、化痰祛浊和益气扶正等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心绞痛发作,有时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每在  相似文献   
57.
祛风活血疗瘙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瘙痒一证,根本之因在于风。但风之为病,有内、外之不同。仅外风又有兼寒、热、湿之异。内风有血热、血燥、血虚、血瘀之别。故其治疗应有差异。但因均属有风,故应首重祛风。其次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而活血又为必不可少。基于此认识,自拟祛风活血汤为基础方,然后根据辨证分型,灵活加减,在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方用书之于下。 药物组成:生地、蚤休各30g、白藓皮、地肤子各20g,当归、紫草、白僵蚕各15g、甘草3g。  相似文献   
58.
试论治血先治风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黄淑芬 《中医杂志》1997,38(1):9-11
治风与治血是临床常用的两类治法,二者关系密切。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指风证的治疗当注意养血活血。这一理论至今为临床所遵循,实践证明治血确有助于治风。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治风亦有助于治血。在血瘀证的治疗中,适当运用风药,常能使活血化瘀效果明显增强,其中的  相似文献   
59.
风药治疗脾胃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曼 《中医研究》1998,11(4):7-9
分析历代医家在脾胃病中应用风药的经验,探讨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中的散除湿邪、助脾升阳、调和肝脾、发散郁火等功效  相似文献   
60.
祛风化痰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建  李国平 《新中医》1998,30(10):36-36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祛风化痰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75岁;病程最短的20天,最长6个月。有10例曾使用过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